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点表示t1℃时,a、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C. 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c>b>a
D. 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H3+离子和H3分子,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3+和H3都含有氢元素 B. H3是化合物
C. 一个H3+中含有2个电子 D. 一个H3中含有3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吐木秀克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为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1。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吐木秀克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做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之间反应的实验。为对本课产生的废液进行绿色排放,甲、乙两位同学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和处理。请填空: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样品,观察到样品澄清并呈浅蓝色。由此猜想,溶液中可能存在
的离子为 。
(2)乙同学欲将废液处理为无色的中性溶液后再排放,他向废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观察到 ,说明废液达到了该同学的排放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吐木秀克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
B |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
C |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
D |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 |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吐木秀克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神州十号飞船在2013年夏天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其中用于制作飞船自展天线的是被人们称为“形状记忆合金”的镍钛合金。对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B. 具有极低的熔点
C.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南丰县东坪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4年7月起,乒乓球国际比赛启用一种新型塑料球,生产这种乒乓球的塑料属于
A. 无机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复合材料 D. 天然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元谋县新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酸和碱发生的化学反应:HCl+NaOH=NaCl+H2O,它的反应类型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