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

(2)实验2观察到先燃烧物质是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此实验目的是___

(3)实验3将蜡烛(足量)在密闭广口瓶内燃烧至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 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还有氧气

C 蜡烛燃烧前广口瓶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9.56%

D 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04%

【答案】燃烧需要可燃物 白磷 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解析】

(1)实验1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可燃物;

(2)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实验2观察到先燃烧物质是白磷,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此实验目的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实验3将蜡烛(足量)在密闭广口瓶内燃烧至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根据图示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还有氧气;蜡烛燃烧前广口瓶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9.56%;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15.96%D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自然》杂质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Sr(锶)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1Sr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如图2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

3S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4)如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

周期

ⅠA

ⅡA

ⅢA

2周期

3周期

X

4周期

Y

1)在化学反应中Mg原子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经分析发现,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的主族数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推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Y原子的电子层数为_____

3)若镓(Ga)元素与氯元素只组成一种属于盐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其中铁使用最为广泛。

1)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①写出图中A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②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_____

③铁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2)运用如图所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乙为铝,丙为银,写出乙与丙的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所以乙的抗腐蚀性一定比甲强

B乙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

C丙一定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D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相等

3)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AB段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解释是否正确,在题后的括号内画“√”“×”

(1)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能隔绝空气。___(判断对错)

(2)b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___(判断对错)

(3)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___(判断对错)

(4)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___(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 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中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 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3 M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 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二、三、四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____,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2)实验二:实验室制取O2和CO2能共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若用此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C装置检验CO2,则其中应装入适量的________

(3)实验三:将试管②和④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实验四: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销售的化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已知:K2SO4+BaCl2═BaSO4↓+2KC1。

(1)20.8g BaCl2溶被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如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利用C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5”“10”“20”mL的量筒。

3)图中D操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