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科学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细胞、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被誉为“第七营养素”,化学式为C16H18O9.请问:
(1)绿原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2)一个绿原酸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
(3)绿原酸中H、O元素的质量比是1: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4.2% (结果精确到0.1%).

分析 (1)根据绿原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一个绿原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绿原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则一个绿原酸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
(3)绿原酸中H、O元素的质量比是(1×18):(16×9)=1:8.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12×16}{12×16+1×18+16×9}$×100%≈54.2%.
故答案为:(1)三;(2)43;(3)1:8;54.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水的电解
B.
向氢氧化钠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的溶液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锌、铁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绿色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绿色生产”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到期望的产品中,蜀美化工由C2H4(乙烯)合成C4H8O2(乙酸乙酯)的过程中,为使原子利用了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加入的反应物是(  )
A.CH3COOHB.H2O和COC.O2和H2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当鱼、肉的新鲜度发生变化时,其浸出液的pH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图所示,当鱼、肉的浸出液pH变大时,其新鲜度的变化情况为(  )
A.越来越新鲜
B.趋向腐败变质
C.没有发生变化
D.鱼肉越来越新鲜,其他肉类则趋向腐败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根据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铝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与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B(填元素符号).
(2)核电荷数分别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02
(3)研究表明:第一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不恰当的是(  )
鉴别物质实验方法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取样,分别加入Mn02,观察现象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C、CO和C02观察颜色
D、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取样,分别投入水中,观察溶液的温度变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1010040
反应后质量(g)待测1026O
A.待测物质的质量是24gB.B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C.参与反应的A、D两物质质量比为1:4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科参观某养鱼池时,发现农民向养鱼池撒一种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科对这种固体很好奇,进行了询问.但农民告诉他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或过氧化钠(溶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个固体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都是淡黄色固体,常温下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氧气;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氧气.
【证据与结论】

(1)如果要验证这种固体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下同).
(2)如果要验证这种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并且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则装置连接的顺序是BCEF;收集到的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3)小科把实验(1)和(2)中的残留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取(1)中的上层清液,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发现白色沉淀,则这种固体是过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盐酸探究中和反应,也请你参加.
(1)甲组同学用一瓶稀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当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小组同学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其原因可能是稀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CO2+2NaOH═Na2CO3+H2O.由此,同学们建议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时应注意密封保存.为了除去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A(填序号).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2)乙组同学计划借助酚酞溶液继续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他们向烧杯里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量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于是,小组的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M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们得出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们这样得出的结论是错误(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酚酞溶液也不变色.
请你帮助乙组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M的酸碱性.现有A.Cu片、B.Fe片、C.NaHCO3溶液、D.MgCl2溶液、E.CuO等五种物质,按要求填写如表:
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M于试管中,再加入(填序号)B或C.有气泡逸出则溶液M呈酸性.
(3)在乙组同学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uO,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