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152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分析 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
D、根据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判断.

解答 解: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所以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
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52-63=89,所以错误;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错误;
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是指实际质量,其单位一般是克,在该题中无法判断.
故选:A.

点评 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如图是碘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B.碘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C.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D.碘单质难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序号).
(2)实验室制取CO2选用发生装置B,收集该气体可用装置D(填装置序号)
(3)小红用家里的小针筒和废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图乙所示)替代装置B,得到老师的表扬,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①③(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4)某同学想用如图装置制取CO2,组长指出,这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才能淹没漏斗的下管口,起到液封的作用.张兵同学选用了图甲常见装置中的一种仪器,加在图丙装置上,既解决了液封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酸的用量.请把该仪器画在图丙中应该放置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些学生由于平衡膳食的观念不强,使维生素、铁、钙、锌等摄入不足.这里的“铁、钙、锌”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水蕴草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1)水蕴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
(2)本实验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可以适度增加钙的摄入,这里的“钙”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现在大量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电性.不同种类的原子,它们所含质子数不同.最早提出原子理论的科学家是道尔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过滤方法提纯粗盐时,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
A.食盐B.不溶性杂质
C.无任何物质D.食盐与不溶性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观察到气泡从集气瓶内冒出,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选填“内”或“外”)
(2)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3)若实验室要制取80克的氧气,理论上需要分解多少克纯过氧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