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H2B.N2C.O2D.CO2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解答 解:A、氢气能够燃烧,可作燃料,但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也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C、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有许多,如: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离子的种类;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用序号表示下列物质性质差异的原因.
(1)石墨质软,金刚石硬度大:A;
(2)NaOH溶液能使酚酞变红,NaCl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B;
(3)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氧气和臭氧的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会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其中部分物质的作用及应用原理如下: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生成N2和Na.
(2)KClO4是氧化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3)NaHCO3是冷却剂,因为它在受热分解生成Na2CO2、CO2和H2O时,需要吸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将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和水后,得到N2的质量是42g.计算:该产气药剂中含NaN3的质量分数是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或加水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将甲在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回答下列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ABC
(1)A中正极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从水中取出的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B中通过比较①②塑料瓶变瘪的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镁离子:Mg+2B.4个氢元素:4HC.2个氮分子:2N2D.2个氧原子: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乙表面无明显变化,把甲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 乙 丙B.甲 丙 乙C.乙 甲 丙D.丙 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甲、乙同学各称取9.3g干燥的样品分别设计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一:甲同学取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②实验中若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等于5g(填“大于”“等于”“小于”)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通过计算可知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为部分变质.(填“完全变质”“部分变质”“没有变质”)
(3)实验二,乙同学取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往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溶液,滴加至100克时,不再产生气体,请在图2中画出生成气体随加入盐酸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