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生活处处联系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这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用甲醛浸泡保存海产品来保鲜
D.利用乳化原理使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分析 A、由于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以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根据甲醛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
D、使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

解答 解:A、由于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以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这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正确;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正确;
C、甲醛对人体有害,因此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来保鲜,错误;
D、使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甲、乙、丙是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丁由Ca、O和C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丁的化学式是CaCO3
(2)若甲中不含H元素,则固体乙的化学式为O2或C,丙→甲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若甲中不含C元素,且甲和乙组成元素相同,则乙的化学式H2O2,丙物质由分子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1)高锰酸钾溶液在生活中常用来杀菌消毒.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的方法来制取少量的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植树造林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O2,其反应方程式6CO2+6H2O═C6H12 O6+6X  其中X的化学式为O2
(3)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请写出氢气燃烧的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这样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是过滤.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在生活中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H2SO4B.P2O5C.KCl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胃酸过多的人不能服用(  )
A.小苏打B.氢氧化铝C.消石灰D.珍珠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锌粒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C.红磷在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各种酶都是蛋白质,蛋清,鲜乳汁中也有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Ag+等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凝固而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屑盐为有毒物质.根据上述所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CuSO4、AgNO3、Ba(NO32、AgCl四种物质中无毒的是AgCl.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BaSO4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填物质的化学式)HCl,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BaCl2
(3)若因BaCl2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解毒方案的是②④.(填序号)
①.多饮糖水  ②.多饮鲜乳  ③.多饮用食盐水  ④.多食鸡蛋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  )
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g,则该温度下100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