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欲探究 “双钙防蛀”牙膏、“皓清”牙膏和牙粉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1)牙膏和牙粉均是由摩擦剂、活性剂、香料等成分构成。
(2)常用的摩擦剂有极细颗粒的碳酸钙(CaCO3) 和水合硅酸(SiO2·nH2O)等。
(3)牙膏和牙粉中除了碳酸钙以外,其它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实验一)探究“两种牙膏和牙粉中是否都含有碳酸钙?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如图所示,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别加入适量x稀溶液。x稀溶液是____________。 | A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B和C试管中有无色气体生成。 |
② | 将B和C试管中生成的无色气体通入__________。 | 现象Ⅱ: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
碳酸钙与x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二)比较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组装两套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取(操作Ⅰ),放于锥形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x稀溶液。 | |
② | 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x稀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 有气泡产生。 |
③ | 待②反应结束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x稀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④ | 称量反应后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并加以比较 | 加入“双钙防蛀”牙膏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大于加入牙粉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 |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1)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有:_____。
(2)小美认为这样测得的数据计算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试分析产生的误差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原因是_______(如你认为没有误差本空不填)。
(3)小明认为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请你说明其原因________。
【答案】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中含有碳酸钙,“皓清”牙膏中不含有碳酸钙 CaCO3+2HCl═CaCl2+H2O+CO2↑ “双钙防蛀”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比牙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证明步骤②加入的盐酸是足量的 称量反应前装置及所用牙粉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偏小 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排出 此实验不需直接收集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装置是否漏气不影响测定结果,所以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实验一:
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选择稀盐酸,如生成二氧化碳则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如图所示,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别加入适量x稀溶液。x稀溶液是稀盐酸。 | A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B和C试管中有无色气体生成。 |
② | 将B和C试管中生成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现象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实验结论:“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中含有碳酸钙,“皓清”牙膏中不含有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二:
等质量的牙膏与足量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后总质量的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越多,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越多。根据“加入‘双钙防蛀’牙膏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大于加入牙粉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可知,“双钙防蛀”牙膏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牙粉产生二氧化碳少,所以实验结论是“双钙防蛀”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比牙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步骤③是待②反应结束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x稀溶液,然后关闭活塞,实验现象是无明显现象。其作用是:证明步骤②加入的盐酸是足量的;
反思:
(1)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利用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是称量反应前装置及所用牙粉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测得的数据计算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误差是偏小,原因是: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排出;
(3)小明认为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因为此实验不需直接收集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装置是否漏气不影响测定结果,所以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化学实验示意图,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1)A图中 ①处产生气体为_____(化学式),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在实验中要缓慢推动两端注射器活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中,蜡烛变化现象为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性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
(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 ℃,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模拟分离液态空气条件)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2所示。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g 碳在 10g 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13g 二氧化碳
B. 等质量的 CO 和 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4
C.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 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要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图1的____________(填编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用家里的小针筒和废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图2所示),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4)、用氯酸钾法制取氧气时,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仅缺少上述提到的仪器,还缺少棉花,没有棉花这种用品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5)、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用图3装置可以代替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
填字母序号
。
A.和
B.CO和
C.
和
D.生铁和钢
与
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
用化学方法区别两种物质,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
与
相互间可以转化,写出
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交点n的含义为_______。
(2)比较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当温度在t1和t2之间时,溶解度a___b。
(3)要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要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固体,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___。
实验二、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信息提供)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很好的吸收二氧化碳。
②浓硫酸是实验室里一种常用的干燥剂,能干燥某些气体。
(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CO气体。
(结论)通过上述探究:草酸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讨论)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
(定量探究)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收集装置F中的白色固体,测其质量为10g,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