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gA、27g C和一定质量的D,则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如果A、B、C、D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A、B、C、D表示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D的质量=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然后根据物质质量增加和减少的情况和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的质量为:(16×3)-(12+27)=9g;
在此反应中,A质量减少16g-12g=4g,B完全反应,质量为16g,C质量增加27g-16g=11g,D是生成的新物质,质量为9g.
根据反应的数据可知,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则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g:16g:11g:9g=4:16:11:9
因为A、B的质量比为:4g:16g=1:4,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6:32=1:2,故B的系数应为2;C、D的质量比为:11g:9g=11:9,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44:18=22:9,故D的系数应为2;
故可判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B=C+2D
答案:4:16:11:9    A+2B=C+2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
 

(3)显中性的粒子有
 
 
 

(4)带正电的粒子有
 

(5)带负电的粒子有
 

(6)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C、用硬水烧锅炉容易结水垢
D、硬水和软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四个完全相同的装置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或二者的混合气体,同时将它们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a端液面最低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块状药品时,用镊子夹取
B、为节约药品,把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C、取用液体,未说明用量时,大约取试管容积的
1
3
D、尝一尝固体的味道,以判断其是否为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和生活污水要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污染水源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人体每天要摄入足量的水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有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现象分析,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被污染后,不会给人类带来影响
B、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C、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刚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温度为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解度
(2)P点表示
 
;要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填一种)
(3)将A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1℃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t2℃时,将等质量的A、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