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学习小组通过硫粉的燃烧实验认识相关性质.具体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实验步骤
将硫粉放在空气中,观察现象
将硫粉放在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将硫粉在酒精灯上点燃,离开酒精灯,观察现象
将硫粉在酒精灯上点燃,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1)请写出“实验丁”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对比实验甲和实验丙证明了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填实验编号).
(3)对比实验丙和实验丁证明了反应物的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

分析 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在“实验丁”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对比实验甲硫粉放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和实验丙硫粉在酒精灯上点燃能燃烧,证明了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对比实验丙将硫粉在酒精灯上点燃,能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和实验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蓝紫色火焰,证明了反应物的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
故答为:(1)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甲丙;(3)丙丁.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探究实验的方法、燃烧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②甲同学可能没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B.①②③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锌片在稀硫酸中溶解B.铁锅久置后出现锈斑
C.浓硫酸使小木条变黑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实验小组用干燥剂-“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来干燥实验室制取的CO2,发现气体体积明显减少.猜想是干燥剂吸收了CO2,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氧化钙吸收CO2
猜想Ⅱ:氢氧化钠吸收CO2
猜想Ⅲ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吸收CO2
【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结论
一组将制取的CO2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干燥管,一段时间后,取适量干燥管内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冷却,再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氢氧化钠吸收了CO2
二组将制取的CO2通过装有氧化钙的干燥管,一段时间后,取适量干燥管内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后,有固体未溶解.倒去上层清液,向固体中加入足量
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氧化钙吸收了CO2
【结论】
  正确的猜想是Ⅲ(填“Ⅰ”、“Ⅱ”或“Ⅲ”).
【小结与思考】
(1)从上述实验推断:下列气体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C.
A.O2 B.CO2  C.CO  D.SO2
(2)某同学联想到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NH3),否则会吸收氨气生成铵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H2SO4═(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别,泡沫多的是硬水
B.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因此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水
C.水蒸发与电解时,水分子的变化情况相同
D.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种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下列关于此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放出热量B.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C.一定是化学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最佳的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161
C.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D.C、H、N、O元素质量比为7:15: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实验中有一些需要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下面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过滤时加到漏斗中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结束,要先将导管撤离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C.蒸发中较多固体析出后,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最后剩余的水分蒸发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应当用试管夹夹持镁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测定溶液的pH
D.
  a处进气收集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