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反应类型B.分子动理论
   盐酸和石灰水混合-中和反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置换反应
槐花飘香
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
C.天平的使用D.物质除杂
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磁铁
氧气中有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A.AB.BC.CD.D

分析 A、根据基本反应类型和物质的性质来解答;
B、根据分子的特点来解答;
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选择除杂的试剂.

解答 解: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A错;
B、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不是分子的运动引起的,故B错;
C、在调节天平的横梁时,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一端移动,而不是向下沉的一边调节,说法错误;
D、木炭粉中混有铁粉,铁能被磁铁吸引,故可以使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正确;氧气中有少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而氧气不反应,正确,故D对.
故选D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
(2)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可制取氨气,生成物有氨气、氯化钙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化学中的“三角转化关系”普遍存在,掌握这些三角形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已知如图中A、B、C、D、E、F、G、H、M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是人体含量中最多的物质,A、C的组成元素相同,D、E、F均为含钙化合物,E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M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G、H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B物质是O2(填化学式)
(2)指出C与D发生反应的一种用途作干燥剂.
(3)写出H→G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呈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1)金属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热)=Mg(OH)2+H2↑.
(2)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溶液的碱性消失.
(3)据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而使溶液碱性消失;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碱性消失.
(4)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推测,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及结论:实验操作:取上述等量的红色溶液分别与空气接触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冷却;
实验现象:与空气接触的酚酞试液不褪色,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冷却的酚酞试液褪色;
实验结论: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而导致溶液的碱性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19个质子B.该元素离子的核外有19个电子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39.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老师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做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MgO;乙同学认为可能是Mg2(OH)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Mg(OH)2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Mg(OH)2和Mg2(OH)2C0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
【进行实验】
乙同学将镁条上打磨下来的灰黑色物质按照图一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几秒钟之后发现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交流】
(1)根据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可知灰黑色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有CO2(填化学式)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乙同学做完上述实验,认真分析后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也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氧化镁在组成元素上不含C元素.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试管中镁条基本无变化,由此可认为:参与镁形成灰黑色的“外衣”的物质之一是二氧化碳,由此认定灰黑色的“外衣”的成分含有Mg2(OH)2CO3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镁条的保存要注意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乙同学按图一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十几秒后,水珠不再明显增加,1分钟之后,试管中的物质突然“噗”的一声燃烧起来,出现红热,瞬间反应停止,并有黑色物质粘附在试管壁上,你认为这种黑色物质是单质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氧气,蜡烛逐渐熄灭.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02B.20C.0D.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