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的是(  )
A.液氧(无色液体)B.高锰酸钾(黑色固体)
C.二氧化碳(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D.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分析 根据液氧、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液氧为淡蓝色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填写适当的化学符号:
2个氢原子2H   铁离子Fe3+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钠Na2CO3   氦气He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有氧气.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有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上升(上升或下降).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B.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成分相同吗?为了比较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A (填“A”或“B”)吸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 (填“高”或“低”).
(2)然后,从导管口B填“A”或“B”)吹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填“高”或“低”).
(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的量比空气中的高 (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灾区饮用水与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1)水中难闻的异味,可添加活性炭除去,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2)初步净化后的水,可以通过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同学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试回答:
(1)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
(2)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水.
(3)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氧气.
(4)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易碎的食品包装袋中常充入氮气用于防腐,主要是因为氮气不活泼
(2)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氧气的含量不同
(3)稀有气体可以作电光源使用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色光
(4)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常放有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为了防止灯丝和残留的氧气反应,同时消耗掉残留的氧气,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