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右图1的实验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                          、b:                             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装置的U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2O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B装置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得出结论】: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小明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小红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CO2密度比空气大、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 a:   与氧气接触、  b: 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分析】:Na2O2和CO2反应放出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2分)

【得出结论】:放出

【拓展提高】: ①小明,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NaOH。

②2Na2O2+2CO2=2Na2CO3+O2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现象上看,二氧化碳的可以向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使底部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棉花是可燃物,要燃烧还要满足两个条件,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分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题中因为有Na2O2和CO2反应放出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才看到D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提高】: ①题中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NaOH。②由题意可推知,Na2O2和CO2反应生成Na2CO3 和 O2 ,所以,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燃烧的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了很多知识点,涉及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质量守恒定律等,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11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右图1的实验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                         、b:                            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装置的U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2O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B装置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得出结论】: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小明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小红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7.(11分)“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1、图2、图3中选择        

(2)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 。其中,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                        ,其瓶内液体应是___________   

(4)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6)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某潜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氧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为50L,则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多少千克?(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5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