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 B. 煤炉生火用木柴引燃——提高着火点

C. 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 D. 森林灭火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B 【解析】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使酒精与氧气隔绝而熄灭,正确;B、煤炉生火用木柴引燃是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而燃烧,而非提高着火点,错误;C、用水扑灭家具的燃烧是使家具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而熄灭,正确;D、建立隔离带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熄灭,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煤 B. 风能 C. 地热能 D. 核能

A 【解析】石油、煤、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可燃冰等属于新能源。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最近,在媒体连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大家都在问“我们还能吃什么?”。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检测出含“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

B. 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

C. 受污染的新鲜蔬菜必须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D. 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尽可能少为好

B 【解析】A、检测出含“瘦肉精”的肉类食品中含瘦肉精残留,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不能食用;加工成火腿肠后不能除去瘦肉精,因此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B、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符合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要求,故符合题意;C、受污染的新鲜蔬菜经过腌制后,不能除去污染物,而且腌制食品含有亚硝酸盐,因此受污染的新鲜蔬菜不可食用,更不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近几年,由于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致使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 + 3O26H2O + 2N2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观上该反应是氨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观上该反应是氨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3O26H2O + 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 40℃时,将等质量的a和b饱和溶液降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 b

D. 在20℃时,将40g的a物质在100g的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够得到a溶液140g

D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20℃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故40℃时,将等质量的a和b饱和溶液降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A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火焰颜色应该是淡蓝色的,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并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下面是两个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如图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_。

(3)如图2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______;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_____________。

分液漏斗; 锥形瓶 4P+5O22P2O5 燃烧需要氧气 蜡烛熄灭 反应产生热量、有氧气生成 【解析】(1)仪器名称①是分液漏斗,②是锥形瓶。(2)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产生氧气,白磷燃烧。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燃烧需要氧气。(3)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一定发生变化

B. 原子核一定不发生变化

C. 元素的种类可能发生变化

D. 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C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A、分子一定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故A正确;B、原子核一定不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C、元素的种类可能发生变化,化学变化只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D、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只有那些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才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D正确。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许多著名化学家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家与他们的成就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侯德榜——创立了联合制碱法

B.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C. 卢瑟福——发现了电子

D. 门捷列夫——创设了元素周期表

C 【解析】A、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的制作的垄断,故A叙述正确;B、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B叙述正确;C、发现电子的是汤姆生,提出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是卢瑟福,故C叙述错误;D、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故D叙述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