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5℃时,在两只各盛有6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B.25℃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蔗糖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分析 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习题中25℃时,在两只各盛有6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结合图中所示来解答.

解答 解:A、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氯化钠有剩余的溶质,而蔗糖没有剩余的溶质,所以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
B、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氯化钠有剩余的溶质,而蔗糖没有剩余的溶质,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中有固体剩余,所以25℃时,在60g水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有剩余,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因在25℃时,在60g的水中蔗糖固体没有剩余,则可能是恰好达到溶解的最大极限,也可能是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应注意在一定条件下有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若没有固体剩余时应考虑可能恰好溶解达到饱和的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 ②通入氢气 ③停止加热 ④停止通入氢气.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O+Ba(OH)2═Cu(OH)2↓+BaOB.2Fe(OH)3+3MgCl2═2FeCl3+3Mg(OH)2
C.Na2CO3+CaCl2═CaCO3↓+2NaClD.2NaOH+BaCl2═Ba(OH)2+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乙炔(C2H2)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取.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质量的碳化钙与90g水反应,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固体和乙炔气体,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化钙中Ca、C元素质量比为5:3;
(2)反应生成乙炔的总质量为13g;
(3)取用碳化钙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四种氧气制取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四种方法都是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制取02
B.等质量的四种反应物,H2O2分解产生的氧气最多
C.反应时加入的MnO2不能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D.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最佳方法是H2O2分解制取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  )
A.
称量氢氧化钠
B.
过滤
C.
洗涤试管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和铁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电解水
D.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把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水的试管里,振荡试管,发现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然后取出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关于这两个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物理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碳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小敏为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1)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2)灼烧滤渣1的目的是除去炭粉.
(3)已知滤液1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1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氯化锌的溶解度(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