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4)某井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发现烧杯中没有泡末,却有大量浮渣,则说明该井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
(5)茶杯内的纱网,可以将茶叶与茶水进行分离,便于饮用,这种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填操作名称)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明矾溶于水生成物的特性分析回答;
(2)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回答;
(3)煮沸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灭水中病原生物;
(4)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软硬;
(5)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
解答:解:(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沉降.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4)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该井水是硬水.
(5)茶壶内纱网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原理是过滤.故填:
故答为:(1)吸附沉降;(2)引流;(3)煮沸;(4)硬水;(5)过滤.
点评:本题考查了净化水的知识和常用仪器的用途等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同时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二氧化硫是由
 
 组成的;由
 
构成
(2)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用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氢气用作燃料.
(2)大型运动会中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C3H8),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实验室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4)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防止 ①汽车 ②机器齿轮 ③门把手 ④锯条 ⑤铁盆 等常见铁制品生锈,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填序号)
(1)在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
 

(2)表面覆盖搪瓷
 

(3)在表面喷漆
 

(4)在表面涂机油
 

(5)表面形成到致密的氧化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水、二氧化碳、石灰水
B、液氧,冰、水共存物,空气
C、铁、高锰酸钾、糖水
D、氧化铁、二氧化锰、矿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鉴别以下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  别  方  法
A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黄铜与黄金灼烧,观察颜色是否变黑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碳粉与铁粉加水,观察是否溶解于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小芳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

(1)请将各实验的有关内容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序号IIIIV
实验现象小花变红色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
 
实验目的
和结论
目的:证明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目的:证明水不使石蕊变红色目的:证明
 
结论:CO2和水
反应生成酸
(2)写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芳若不做实验I,
 
(填“能”或“否”)得出CO2和水发生反应的结论;
(4)小芳在上述实验探究中,采用了实验
 
的方法.
(5)写出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6:1:5
B、6:1:2
C、2:1:2
D、2: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