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重金属盐中毒可喝鲜牛奶、蛋清缓解毒性
B.人体缺铁易患骨质疏松症
C.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D.为保护环境,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分析 A、根据蛋白质变性的条件和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判断.
B、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判断.
C、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D、根据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解答 解:A、蛋白质在高温、甲醛、酒精、重金属盐、射线等条件下,易破坏结构,失去生理功能,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可防止体内蛋白质被破坏,故A正确.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故B错.
C、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C正确.
D、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所以为保护环境,积极开发清洁能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成了现代入愈来愈重视的问题之一,这种社会热点也必是中考热点,特别是营养素或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存在形式、食品中毒原理等,在历年中考中都会有所涉及.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有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现有一包Na2CO3和Na2SO4固体粉末混合物22.2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恰好完全反应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向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当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时,滤渣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
(2)向滤渣中加入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那些金属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
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B将Na2SO4、H2SO4、Ba(OH)2、HCl四种溶液鉴别开借助酚酞试液
C检验KOH溶液中是否有KCl加入AgNO3溶液
D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变废为宝
B.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加少有害气体排放
D.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添加试剂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倾倒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还原性,根据实验室制的仪器、药品和实验需要,组装了如下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试管.
(2)小组同学如用稀盐酸和锌来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该发生装置与其它能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相比较,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氢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现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并探究其还原性,所选除杂质的装置为CE(填装置编号),导管口之间的连接顺序是:发生装置出口abef(按顺序填导管口字母)→F装置,F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uO$\frac{\underline{\;\;△\;\;}}{\;}$Cu+H2O.
(4)如用如图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应将纯净干燥的氢气从h(填“g“或“h“)端进入.
(5)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同学还想用A装置来制备氧气,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通过秸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B.缺铁会引起贫血,平时应尽可能吃补铁的营养品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D.将废旧电池掩埋到土壤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