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O2;DCaCO3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从能量角度看,此反应属于吸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若A为固体单质,写出A与一种黑色粉末反应转化为C的化学反应.

分析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则B为一氧化碳;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为碳酸钙;A为无色气体单质,能转化为B和C,B和C能相互转化,结合氧气和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能相互转化,则A为氧气,C为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与碳酸钙之间能相互转化,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则B为一氧化碳;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为碳酸钙;A为无色气体单质,能转化为B和C,B和C能相互转化,结合氧气和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能相互转化,则A为氧气,C为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与碳酸钙之间能相互转化.
(1)A、D的化学式分别是O2、CaCO3
(2)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从能量角度看,此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3)若A为固体单质,能转化为B和C,B和C能相互转化,结合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能相互转化,则A为碳,A与一种黑色粉末反应转化为C,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故答案为:(1)O2、CaCO3;(2)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吸热;(3)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之水夹后看到水进入广口瓶中大约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在广口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水不会倒流进入瓶内(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frac{1}{5}$.小组的同学帮她自习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次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镁条不但可以和氧气反应,也可以和氮气反应,所以消耗的气体的体积要大于五分之一
(4)小组的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要保证药品本身是固体,能且只能和空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
(5)小组的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至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1mL刻度处才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的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氧化汞$\stackrel{加热}{→}$汞+氧气B.二氧化碳+水→碳酸
C.氢气+氧化铜$\stackrel{加热}{→}$铜+水D.镁条+氧气 $\stackrel{点燃}{→}$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下列物质:(1)空气(2)氧气(3)水蒸气(4)二氧化碳(5)高锰酸钾(6)铁粉(7)氮气(8)氧化铁.其中混合物是(1);化合物是(3)(4)(5)(8);单质是(2)(6)(7);氧化物是(3)(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校初三年级在实验室做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实验后的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对废液的酸碱性及溶质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设计.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CaCl2,也可能是CaCl2、HCl(写化学式)小马说选用酚酞试液就可检验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酚酞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溶液是否呈酸性.(请用两种能写方程式的不同类的方法)
实验步骤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结论
取少量废液加入铁钉Fe+2HCl=FeCl2+H2溶液呈酸性
取少量废液加入碳酸钠Na2CO3+2HCl=2MaCl+H2O+CO2
(3)据悉,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该校实验室的废液若呈酸性,把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腐蚀铁管.你认为应如何处理这些废液加入熟石灰中和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氩气Ar   ②4个二氧化硫分子4SO2③氮气N2
④7个银原子7Ag⑤3个碳酸根离子3CO32-
⑥硫酸钡BaSO4⑦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stackrel{+3}{Fe}$2O3
⑧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⑨空气中含量第二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于“水受热蒸发”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B.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D.水分子体积变大且数目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打开盛有浓氨水的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其根本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  )
A.FeB.AlC.SiD.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