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图:

(1)认识“居民,.①10户“居民,中,俗称火碱的是NaOH(写化学式,下同),属于
氧化物的有CO2、CO、Fe2O3
②“居民”Fe2O3与HC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③氢氧化钠有5户相邻的“居民,:H2SO4、Fe、Na2CO3、HCl、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Fe、Na2CO3、CaCO3(填序号)
(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的路才是相通的.例如,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可表示为Fe2O3→HCl→NaOH,请你在图中找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用化学式与箭头表示)CO2→Ca(OH)2→Na2CO3→H2SO4

分析 (1)氢氧化钠俗称火碱;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①10户“居民,中,俗称火碱的是NaOH,属于氧化物的有CO2、CO、Fe2O3
故填:NaOH;CO2、CO、Fe2O3
②Fe2O3与HC1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③氢氧化钠有5户相邻的“居民,:H2SO4、Fe、Na2CO3、HCl、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Fe、Na2CO3、CaCO3
故填:Fe、Na2CO3、CaCO3
(2)一条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可以是CO2→Ca(OH)2→Na2CO3→H2SO4,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CO2→Ca(OH)2→Na2CO3→H2SO4

点评 一条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也可以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钠、稀盐酸、碳酸钙,或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钠、稀盐酸、氢氧化钠,要注意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常做灭火剂
B.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2.5和CO2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D.海洋有自净能力,所以不存在海水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塑料盆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2)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4)小强在煎荷包蛋时,不小心被油溅中衣服,小强用厨房中的洗洁精洗掉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5)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在加热蒸发滤液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理.
(1)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2)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同时生成氯气和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载人飞船,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用的是长征Ⅱ(F)型火箭,该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发生的反应可写作:(CH32N-NH2+2N2O4=3N2↑+2CO2↑+4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偏二甲基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C、H、N、O四种元素
C.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偏二甲基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做导线,这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钢铁厂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为减少汽油燃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开发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其中含乙醇10%.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所加试剂
(或操作、图示)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恰好完全
反应
B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含有Fe3+
C除去NaNO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KCl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所得溶液为NaNO3溶液
D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C.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容易被锈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