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分)某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不得超过0.02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碘量法”测定某化工厂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查阅资料】淀粉遇碘(I2)变蓝,遇氢碘酸(HI)不变色。氢碘酸为无色液体。
【测定原理】
碘溶液吸收S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 + I2 + 2H2O==X + 2HI。X的化学式为      
【测定步骤】
取配制好的碘(I2)溶液5.00mL(含I2的质量为6.35×10-4 mg)于下述装置中的反应容器内,并滴加2-3滴无色淀粉溶液。

利用上述装置到指定的测试点抽气,每拉动1次注射器抽气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记录抽气的次数。抽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中表明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
      
(3)换到不同地点再重复实验4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每次实验的抽气次数记录 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抽气次数
42
38
36
44
40
【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含量
  是否超标
          
              
【交流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碘溶液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测定原理】 H2SO4【测定步骤】(2)关闭k2打开k1,向外拉动注射器       溶液由蓝色恰好变成无色(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结果更准确
【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含量
 是否超标
0.04mg/m3
 超标
  【交流与讨论】
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试题分析:【测定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碘溶液吸收S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 + I2 + 2H2O==X + 2HI。X的化学式为H2SO4【测定步骤】利用上述装置到指定的测试点抽气,每拉动1次注射器抽气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记录抽气的次数。抽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关闭k2打开k1,向外拉动注射器。实验中表明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恰好变成无色;(3)换到不同地点再重复实验4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结果更准确【得出结论】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可得
二氧化硫的含量
 是否超标
0.04mg/m3
 超标
【交流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碘溶液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镍,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小明为了探究铬(Cr)与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Mg  Cu  Cr      ②Mg  Cr  Cu       ③                
【查阅资料】铬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Cr2O3,也能溶于稀盐酸生成蓝色CrCl2溶液。
【实验过程】
(1)取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
(2)把三金属薄片分别与等质量10%的盐酸混合,观察到如下现象:
铬表面缓慢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铜表面无明显变化;镁表面较快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填猜想序号)。
【实验讨论】
⑴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小明还想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在两试管中分别与镁片、铬片混合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小花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铬、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三金属片的插入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9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下方案探究:

(1)操作①除了用烧杯外,还用到的仪器是          ,它在操作①的作用是             
(2)甲同学加入的A溶液是盐酸,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       (填“已经”或“没有”)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同学加入的A溶液是澄清石灰水,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钠。
(4)丙同学加入的A是氯化钙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烧杯内的废液变浑浊,过滤后,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
(2)实验探究: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
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还有可能是                            (你的猜想)。
【讨论】①三位同学的猜想,你认为是否有不合理,理由是                                                   
②小红的猜想是滤液中只含氢氧化钠,他的这种猜想的推测思路是: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          
                       
 
                  
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请你分析一下小亮同学验证自己的猜想所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下图装置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观察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                              
(2)下面是用上述装置实验时,收集的相关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溶液
的浓度/%
H2O2溶液
的体积/mL
MnO2
用量/g
温度/℃
收集O2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2
0.1
20
4
18

10
2
0.1
20
4
6

30
8
/
40
2
64

30
8
/
60
2
25
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由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相互碰撞、结合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
                                                                     
(4)发现问题:实验时温度最难控制,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时温度高,说明反应
        热量。
(5)继续探究:
除了该实验小组探究过的因素以外,你若还有其他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探究方法.请写在下面。若正确.本题另奖励4分,本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帮助整理化学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久未盖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小组同学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研究并证明该瓶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猜想二: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该瓶氢氧化钠溶液              
[初步证明] 该小组的同学认为猜想一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其原因是:                                                                  
[设计方案] 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生成碳酸钠。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取少量该瓶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a:         
b: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结论] 由以上实验可以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写出以上表格实验操作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证明猜想二或猜想三是否正确,还需要进行或验证的实验是:                                。(简单描述即可)
[拓展思维]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            ,因而氢氧化钠固体与生石灰混合后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2.以上所述可以得出,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小刚用A装置未看到明显的现象,他认为CO2与NaOH不发生反应。
小丽用B装置进行实验,看到气球变鼓,认为CO2与NaOH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老师指出:CO2与水接触也能看到上述现象,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两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分液漏斗再向B烧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又看到气球变瘪,从而确定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解释气球变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变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证明C中的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两位同学认为利用该装置做个对比实验,补做的实验是: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但A中红色马上褪去恢复为无色。
步骤二中,B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且溶液中有气泡冒出;A溶液又变为红色。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 B溶液是稀盐酸
C. 步骤二中实验后B试管中溶质是氯化钠、酚酞
D. 步骤二中实验后A试管中溶质是氯化钠、酚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某小组针对这一现状提出问题,并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实验用品】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实验过程】
①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大试管中加入5 mL~10 m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收集到很少液体,试管口有大量白雾。
该小组同学建议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措施为:                                   
③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为:                                          
【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交流】
①对海水淡化后剩余资源,请提出一种合理利用的措施:                                     
②“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思路是想办法将水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请列举一种与上述原理相同的混合物分离的例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