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操作最简单的组合为( )
A.①③④
B.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加热固体纯净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一般情况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上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试管中应放入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仪器A中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请用理化知识解释其原因:上述反应生成氧气,使试管内气体__________,气压____________,在压强差作用下出现上述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C、D和E为单质;E和C反应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F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小明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也可能呈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无色酚酞溶液______ |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_____ | |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 溶液呈______ |
【继续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 溶液呈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
____________ | 溶液呈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
你认为两种方法中合理的是 ;
(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验证 | 方 法 | 现 象 |
鳔内含O2 | ||
鳔内含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利用假日去参观博物馆,发现一些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老师告诉他们,这是铜器长期暴路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的结果。为了弄清这种绿色铜锈的元素组成,回来后,他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铜锈俗称铜绿,受热易分解。
(2)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化学式为CuSO4,遇水变蓝,通常实验用作证明有无水分存在。
[实验设计1]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
(3)固定、连接仪器;盛有铜绿的试管应_____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
(5)停止加热。
[实验现象](1)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证明铜绿受热生成了水。
(2)C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加热一会儿后,A试管中观察到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他们进一步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A中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 | 黑色固体消失,_____ | 黑色固体是氧化铜 |
[实验结论]铜绿中含有_____元素。
[交流与反思]B与C装置能否互换位置,请说明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药膏、阻燃剂等产品的生产中。由锌灰(主要成分是Zn)生产氧化锌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酸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进行操作a时,应选择下图中_______(填序号)装置进行实验。
A B
C D
(5)“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生成的“气体混合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A | 铁 | 硝酸银 | 碳酸钙 | 氢氧化钡 | 稀盐酸 |
B | 硝酸银 | 铁 | 稀盐酸 | 氢氧化钡 | 碳酸钙 |
C | 硝酸银 | 铁 | 碳酸钙 | 氢氧化钡 | 稀盐酸 |
D | 铁 | 氢氧化钡 | 碳酸钙 | 硝酸银 | 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向B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观察到氧化铁全部消失。
(2)实验结束后,小红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片刻后发现烧杯中出现了红褐色沉淀,经分析,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
小红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小红、小军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讨论)
①小红分析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后,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H2SO4,因为_____________。
②小军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Fe2(SO4)3,理由是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Ⅰ:Na2SO4、NaOH
猜想Ⅱ:_________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 | _________ | 猜想Ⅰ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