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内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双氧水(或过氧化氢溶液),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填a或b)管通入.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填装置序号,在A-E中选择,下同),收集装置可以选用C或E.

分析 (1)根据常用仪器回答;
(2)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的特点分析棉花的作用;根据排水法适用的范围分析;
(3)用B装置制取氧气,不需加热且有液体参加反应,符合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以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分析进气口;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反应物均为固体,且反应需加热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甲烷的密度及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解答 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故填:酒精灯;集气瓶;
(2)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作用是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由于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氧气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故填: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氧气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 $\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B装置制取氧气是不加热型装置所以用的药品名称是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其中先装固体(二氧化锰)到锥形瓶后从长颈漏斗加入液体(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对于F装置收集气体时,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氧气应从a进入;
故填:双氧水(或过氧化氢溶液);  a;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反应物均为固体,且反应需加热,所以用A装置制取,又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因此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A; C或E.

点评 本题是针对氧气制取的探究,重点对装置的选用探讨,发生装置选用关系到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气体收集装置的选用关系到气体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B.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C.Zn+2HCl═ZnCl2+H2D.KOH+HCl═K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固体,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固体全部变质
你的猜想:NaOH固体部分变质
【实验和推断】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观察现象.经过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
【定量研究】通过上述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是部分变质,那么变质程度又是怎样的呢,小丽同学又进行了探究: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1)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Na2CO3的质量/g5.3
变质的NaOH的质量/g4.0
NaOH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33.3%
(2)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能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有试管,用于固定和夹持各种仪器的是铁架台(各填一种仪器的名称),请列举烧杯的一种用途配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将所取气体
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立刻变浑浊有二氧化碳.
(3)测定氧气含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现象】冷却后水进入瓶内约十分之一.
总结:竹子里的这两种气体与空气中的这两种气体相比较,竹子里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将瓶中氧气耗尽.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方案二,原因是方案二的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保持瓶内气体在反应前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国际上规定用作求相对原子量的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已知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2a千克,此原子中含有13中子,求:
(1)则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2)此原子元素名称是钠.
(3)此原子中的微粒数是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氧化钙干燥气体B.利用铁的延展性制铁丝   铁生锈
C.酒精溶于水  工业上制取氧气D.保险丝在电路中熔断  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