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
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 研制新型高温超导材料 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C 【解析】 试题观测太阳系外行星,属于天文学研究的内容;绘制癌症基因图谱,属于生物研究的内容;计算物质世界重量是物理学研究范畴;研制高温超导材料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所以C正确。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凉山州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阿依、阿卓、阿牛春游时,发现了一株被太阳晒成紫红色的蒲公英,他们将其带回家洗净、捣碎,用阿达喝的老白干浸泡,再用纱布过滤,取其汁液,将其分成两份。已知紫红色蒲公英汁与紫色石蕊性质相同,请您预测:向一份中滴入食醋,会显_____色,向另一份中滴加餐具洗洁精,会显_____色。
红;蓝。 【解析】 紫色石蕊遇到酸性变红,遇到碱性变蓝,所以加入食醋(显酸性)会变红色;洗洁精(显碱性、可去除油污)变蓝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或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合理即可)。
(4)装置F中的气球是“魔幻可变气球”。实验前,装置F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_____边(填“左”或“右”)分液漏斗的活塞并轻轻振荡集气瓶,可观察到气球变大。
长颈漏斗ACAE2KClO32KCl+3O2↑CaCO3+2HCl=CaCl2+H2O+CO2↑所用盐酸浓度过大右 【解析】 (1)②是长颈漏斗。(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E。故选AC或A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高氯酸(HClO4)是种酸性和氧化性都较强的酸,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7 C. +5 D. +1
B 【解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4=0,解得x=+7,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铁元素 B. 铝元素 C. 氧元素 D. 硅元素
B 【解析】 试题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三位:氧、硅、铝,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这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金属的性质与变化 B. 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
C. 氧气的组成和结构 D. “神十”飞船的运动状态
D 【解析】 试题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B. 合成新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 勘察自然环境,分析气候形成原因 D.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C 【解析】 A、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属于新物质的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B、合成新药物,属于新物质的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C、勘察自然环境,分析气候形成原因,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故C符合题意;D、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二氧化碳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流程题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开展“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的活动中,取某工厂合金废料(含铝、铁、铜)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II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需用到的铁制仪器为_________。
(2)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氢氧化铝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固体C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4)图中由含铝的钠盐制备氯化铝有两种途径,你认为合理的途径是________(填:“Ⅰ”或“Ⅱ”),理由是________。
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或三角架铁、铜(或Fe、Cu) Al(OH)3 +3HCl = AlCl3+3H2OCuO+H2SO4 = CuSO4+H2OⅡ途径Ⅱ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得到的是纯净的氯化铝溶液 【解析】 由转化情况分析可知废料中的铝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含铝的钠盐,所以固体A中一定含有铁与铜,其中铁与硫酸可反应生成氢气,铜不反应,铜灼烧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会生成...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