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x=6

C. 镓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1

D. 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D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A. 由所学知识可知,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B.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x=6,正确;C. 由题中信息可知镓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1,正确;D. 镓元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侯德榜 C. 门捷列夫 D. 张青莲

C 【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验证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错误;B、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错误;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正确;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锑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J均为初中常见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已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E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____________,H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⑤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4)A和J反应可生成两种不同盐类,两者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其比例不同,则A和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NaHCO3 H2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④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解析】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那么A是稀盐酸;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且能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故C是水;E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那么E是氯化钠;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及D,故C是碳酸氢钠,那么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 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B. 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 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 【解析】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环境,错误;B、燃放烟花爆竹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而污染环境,错误;C、实验后的废液可能含有酸性物质而腐蚀下水道,错误;D、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

D 【解析】A. 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质的质量不变,错误;B.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当加入硫酸的量为零时,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零,错误;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渐增大至大于7,错误;D.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硫酸钡由零逐渐增加,当硫酸完全反应硫酸钡沉淀达到最大量,而后不再改变,正确。故选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陶瓷的烧制、火药应用、粮食酿醋,都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活字印刷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包混有杂质的K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今取13.8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3.8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样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 B. 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

C. 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 样品中只混有NaHCO3

A 【解析】混有杂质的碳酸钾加水后溶液澄清,一定不存在硝酸钡,纯净的碳酸钾13.8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克,纯净的碳酸氢钠13.8克生成的二氧化碳约是7.23克,即比同质量的碳酸钾生成二氧化碳多,氯化钾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比同质量的碳酸钾生成二氧化碳少。现在取13.8g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 CO2,说明碳酸钾中的杂质不只一种,有比同质量的碳酸钾生成二氧化碳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2018届九年级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班级元旦联欢会上,化粉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明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小强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1)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3)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小强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 , 小明认为不可能.小明的依据是:________;

(4)小明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性.

(5)【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你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氧气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碱 2Na2O2+2H2O═4NaOH+O2↑ 【解析】实验一:(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木条是否复燃;具体到本题中,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P处,若木条复燃,证明生成了氧气。(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吸滤瓶内的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则气体会向外逸出,故可见烧杯中导气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实验二:(3)酚酞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的( )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硫酸、氮气

C.酒精、氧气 D.水、一氧化碳

A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气体被消耗,导致压强变小,①中水可以沸腾,故A正确; B、硫酸与氮气不反应,压强不变,故B错误; C、酒精和氧气在通常情况下不反应,压强不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压强不会变化,故D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