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十堰)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1)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物质,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D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若A是一种气体氧化物,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只写一个)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因此B是盐酸,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物质,并且能与盐酸反应,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A是氧化铁;根据金属、酸、碱、盐的性质判断,C、E是金属、碱或盐,D是盐类.若A是一种气体氧化物,那么B是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A可以是二氧化碳,B可以是氢氧化钠;根据流程图和碱的性质可知:C、E是酸、盐中的一种,那么D是金属单质,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时生成单质和盐溶液,属于置换反应.
解答:解:(1)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因此B是盐酸,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物质,并且能与盐酸反应,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A是氧化铁;根据金属、酸、碱、盐的性质判断,C、E是金属、碱或盐,D是盐类;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盐
(2)若A是一种气体氧化物,那么B是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A可以是二氧化碳,B可以是氢氧化钠;根据流程图和碱的性质可知:C、E是酸、盐中的一种,那么D是金属单质,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时生成单质和盐溶液,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置换反应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十堰)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十堰)碘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我国推广使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十堰)【资料获悉】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
 高温 
.
 
Fe2O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中不含FeCl3
②甲中含有FeCl3
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乙中可能含有ZnCl2、FeCl2,一定不含有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十堰)在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列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中,小烧杯的b是水,广口瓶中的溶液是X、Y、Z溶液的一种.
(1)30℃时,将20g的X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60
60
g.
(2)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前提下,把Y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降温
降温

(3)把70℃的X、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40℃,此时X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或“=”)Z溶液的质量分数.
(4)图乙中,若a是生石灰,试验时发现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广口瓶中溶液的溶质是
Z
Z
(填“X”、“Y”或“Z”)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