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存在误差.
请你参与探究:
甲组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熔点/℃着火点/℃密度(g/cm3
红磷暗红色固体5902402.34
白磷白色或黄色固体44.1401.82 
【猜想与假设】
A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B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1)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交流与讨论】
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2)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确保装置不漏气.
(3)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左边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乙组同学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得到启发,用镁代替红磷,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
【猜想与假设】可能镁条与氮气发生了反应
【设计实验】
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①组装仪器(图1,钟罩下端无底),检查气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观察到表面皿上浮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④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观察液面变化;

【交流讨论】
(4)步骤①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表面皿上浮;
(5)步骤②目的是对比实验;
(6)步骤④观察到现象,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结论】除氧气外,镁条还能与氮气反应.
【反思】乙组小罗同学认为只进行图2实验,当钟罩内进入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frac{1}{5}$,就能说明镁与氧气、氮气都发生了反应,对此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不正确,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
【拓展】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由于氧气比氮气活泼,所以镁燃烧生成的氮化镁质量比氧化镁小(大、小).
②8g镁在空气中燃烧,若有30%的镁生成氮化镁,计算氮化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猜想与假设】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可以据此提出猜想;
【交流与讨论】
(2)根据装置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左边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解答;
【交流讨论】
(4)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5)根据步骤②目的是对比实验;
(6)根据步骤④观察到图2中的表面皿高于图1中的表面皿现象,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反思】根据造成误差的原因分析解答;
【拓展】①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
②根据镁的质量求出氮化镁的质量.

解答 解:【猜想与假设】: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红磷足量;③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等;故答案为: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交流与讨论】
(2)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确保装置不漏气;
(3)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左边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交流讨论】
(4)检查气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观察到表面皿上浮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5)步骤②目的是对比实验;
(6)步骤④观察到图2中的表面皿高于图1中的表面皿现象,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反思】乙组小罗同学认为只进行图2实验,当钟罩内进入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frac{1}{5}$,就能说明镁与氧气、氮气都发生了反应,对此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不正确,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
【拓展】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由于氧气比氮气活泼,所以镁燃烧生成的氮化镁质量比氧化镁小.
②氮化镁中镁的质量=8g×30%=2.4g
氮化镁的质量=$\frac{2.4g}{\frac{24×3}{24×3+14×2}×100%}$=3.3g
答案:
【猜想与假设】(1)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交流与讨论】
(2)确保装置不漏气;
(3)左边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4)表面皿上浮;
(5)对比实验;
(6)图2中的表面皿高于图1中的表面皿
【反思】不正确,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
【拓展】①小.②3.3g

点评 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属于实验探究题,回忆实验中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的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植物油C.味精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下列两组物质:(甲)CO2、H2、O2、Fe;(乙)AgNO3、CuSO4、Hg(NO32、HCl
(1)甲组中的Fe能与乙组中所有物质反应.
(2)甲乙两组物质中各有一种在物质分类上与其它三种不同,它们依次是CO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化 学 反 应 事 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纸在空气中常温下不会燃烧,而点燃后可以燃烧反应温度
B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速度变快催化剂
C大块木头不易点燃,而刨成刨花却易点燃反应物种类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反应物浓度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
(3)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500mL,a=100mL,则b=180mL.
(4)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防止白磷燃烧时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逸出.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测定的氧气含量大于理论值的是B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预先装的水并不是a体积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在24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H2O2$\stackrel{①}{→}$H2O$\stackrel{②}{→}$O2$\stackrel{③}{→}$MgO
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①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②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分解反应
③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HCOFe
(1)若某固体单质燃烧生成气体.该固体燃烧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若A、B组成元素相同,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分解,都有单质C生成,C与D气体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则A是过氧化氢,C与D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3)地壳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含量排在第一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用化学符号表示:
水H2O;氢元素H;一个镁离子Mg2+.两个氢氧根离子2OH-; 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5P2O5; 3个氮原子3N;正二价的镁元素$\stackrel{+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一)某班同学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能看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D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3)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否(填“能”或“否”)?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使得内外压强差变化不大.

(二)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乙(选用3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②点燃酒精灯;
③撤去酒精灯;④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③①(填序号)
(5)图乙实验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左移到约4mL刻度处才停止.
(6)对照图甲实验,你认为图乙实验的优点是实验更准确(回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