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含量,他们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
(1)做细铁丝燃烧实验. ⑵粗略测定加热 2g 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2)原理 (用方程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4)问题分析:
①实验过程中发现 B 瓶中的水变红了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 , 发现瓶底炸裂 ? 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_;
(3)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铵等物质中的若干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述(实验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现象X是______,气体E的化学式为______.
(2)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混合物A的组成.为确定混合物A的成分,可用沉淀G再进行实验.方法是取沉淀G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沉淀全部溶解,则固体混合物A中不含_____________(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丙醇(C3H8O)与氧气置于一个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表中m的值为3.8
B. 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 物质X中一定不合有碳元素
D. 若氧气的质量为21.6 g,则无X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
步骤Ⅰ: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3 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验分析】根据图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应用】将29.4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5︰1)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D.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