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 氢气和氧化铜 B. 镁和稀盐酸 C.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 D. 锌与硫酸铜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活动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零星火星 |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_____。 |
实验2:取直径_____mm,含碳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
活动2: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资料:①铁粉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具有磁性。
②铁、四氧化三铁均能溶于稀盐酸(即:铁 + 盐酸 →氯化亚铁 + 氢气;四氧化三铁+盐酸→氯化铁+氯化亚铁+水)
③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__________;同学们都认可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 |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 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 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 利用海洋潮汐发电
D. 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热量后给水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对以下“检证NaOH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法和结论进行评述。
方案 | 结论 | 你认为实验方法和结论是否正确 | 你的理由 | |
方案一 | 取少量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无色酚酞,酚酞变红 | 混有Na2CO3 | ________ | ________ |
方案二 | 取少量样品溶于蒸馏水后滴入饱和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 | 混有Na2CO3 | ________ | ________ |
方案三 | 取少量样品溶于蒸馏水后滴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出现 | 混有Na2CO3 | ________ | 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适量物质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并不引入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KNO3(KCl)_____________ NaCl(Na2CO3)__________
NaNO3(CuSO4)___________ NaCl(MgCl2)_____________
FeSO4(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科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氢氧化镁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甲烷完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0春我国西南部分省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一些灾区群众用水极其困难,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多方寻找水源。
(1)将浑浊的水变澄清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
(2)将变澄清后的水煮沸,若水中出现较多水垢,则该水为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干旱、洪涝等灾害的频发。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各国都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氢气的混合物,将其依次进行以下操作:
(1)通过固体氢氧化钠,气体体积变小;
(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3)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粉末变为蓝色;
(4)通过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为红色。由此分析推断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