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松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白磷能够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
 

(3)D中的实验现象是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中的实验现象是
 

(5)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6)若将A与F直接连接,证明F中已集满气体的方法是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1)由题意知,反应物双氧水,生成物水合氧气,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故可书写其化学方程式;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应考虑燃烧的条件;
(3)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现象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分析现象;
(5)用F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分析;
(6)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验满的方法.
解答:解:(1)由题意知,反应物双氧水,生成物水合氧气,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故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此会产生气泡;
(4)氧气流进入C,则把盐酸压入D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进入E,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
(5)用F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客气大的气体,故收集气体的依据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6)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故答案为:(1)2H2O2
 MnO2 
.
 
2H2O+O2↑;
(2)与氧气接触;
(3)产生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
(4)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5)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6)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方法;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注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石油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③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粒子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2
C、
+2
Ca
CO3中的“2”表示碳酸钙化合价为+2价
D、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单质
②含氧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③不是单质的物质就一定是化合物
④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⑤一种元素可能组成多种单质
⑥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方法是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药品放入
 
里,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让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应如何操作?
(3)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外,在组成和性质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4)完全中和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16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多少g?如果用等质量的氢氧化钾中和上述硫酸,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③由以上性质决定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实验.
(1)先打开K1,关闭K2和K3,从长颈漏斗向A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此时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打开K1的目的是
 

(2)然后关闭K1和 K3,打开K2,将胶头滴管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中.稍后打开K3,此时装置A、C和D中的现象分别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称取放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加入水完全溶解后,配制成59.85g溶液.该学生为了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做了以下实验:分五次向烧杯中加入Ba(OH)2溶液共100g(每次均充分反应),此时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实验数据如图:请计算:
(1)烧杯⑤中m=
 

(2)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烧杯中盛有53.0g 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7(填>、=或<);
(2)计算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