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
A.铁丝B.红磷C.木炭D.硫磺

分析 A、从铁丝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去分析;
B、从红磷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同时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去分析;
C、从木炭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去分析;
D、从硫磺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气体去分析.

解答 解:A、铁丝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故不能用燃烧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氧气;故错误;
B、红磷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同时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从而可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正确;
C、木炭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得到是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故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错误;
D、硫磺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气体,得到是氮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故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变相考查了测定空气中的成分的实验对药品的要求,是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青海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甲(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答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方按如下:在燃烧匙中盛入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1)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着导管被压入集气瓶内,并进入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21%,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A装置气密性不好,B没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2)乙同学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否(填“能”或“否”)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相等,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不变.
(3)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应如何改进,才能保证试验成功在集气瓶内壁上预先淌一层氢氧化钠溶液或在瓶塞上插入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在打开铁夹前,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注入集气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同学做镁条燃烧实验,他夹持镁条应该用的仪器是坩埚钳,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镁条后,他观察到能证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如图提供的装置与试剂,组装一套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装置C中注满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CO,应从接口e(填“d”或“e”)处进气;使用CO气体进行实验时,可将水重新注入装置C中而将CO气体排出,此时水应从接口d(填“d”或“e”)流入.
(2)实验时气体若按从左向右反应,则这套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处字母):ebca(ecba)
(3)实验开始之前,为了安全应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开始实验时,先点燃尾气灯,然后通一段时间的CO再加热的原因是防止尾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先撤掉B处酒精灯,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铁再度被氧化,以及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玻璃管.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黑.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装置A中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Ca(OH)2+CO2=CaCO3↓+H2O.
(5)实验后应怎样处理气球里的尾气点燃,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请根据题意填空
(1)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只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水    d.氯酸钾
混合物有a,纯净物有b c d,单质有b,化合物有c d,氧化物有c.
(2)现有下列物质,您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它们的序号字母填空.
A.O2B.H2     C.H2O      D.CO2E.CO       F.N2
①有毒性,也有可燃性的一种气体E;②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析出的气体是B;③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F;④通常能支持燃烧的一种气体是A;⑤食品工业上常用于制饮料的气体是D;⑥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除生成一种气体外,另一种生成物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酒精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热源.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李忘记将酒精灯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你和小李同学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实验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存放酒精灯时,未盖上灯帽,为什么酒精灯不易点燃
【查阅资料】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比水易挥发,能与水以任
意比例混合,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实验室酒精灯所用的酒精一般是95%的
工业酒精…
【猜想与假设】A、酒精灯内的酒精量太少B、酒精灯内的酒精已经失效
C、灯芯处酒精已经挥发了
【进行实验】
(1)检查酒精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
(2)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能很好的燃烧.
(3)挤压灯头处的灯芯,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
(4)挤压灯芯后,将灯帽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再去点燃,酒精灯正常燃烧.
【解释与结论】
通过实验(1)能得出的结论是酒精灯灯芯不易被点燃不是由于灯内酒精量太少.
进行实验(2)的目的是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是否失效.
实验(3)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灯芯处酒精挥发,造成该灯芯中水的含量增高
实验(4)中,将灯帽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后再点燃时,酒精灯为什么能正常燃烧?酒精渗透到灯芯处,盖上了灯帽,较好的防止了酒精挥发,因此点燃时能正常燃烧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活动,小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盖上灯帽,造成灯芯上的酒精挥发,使灯芯中水的含量增大,所以不易点燃.
【拓展应用】通过这次实验探究提醒我们存放酒精灯时一定要盖上灯帽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酒精挥发,造成酒精浪费或防止酒精灯不易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
B.
稀释浓硫酸
C.
读取液体体积
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mL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碘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棕色溶液;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甲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