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为红色固体,B为黑色固体,A、B组成元素相同,E为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D的一种用途是作导线.
(2)B的化学式是Fe3O4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分析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红色固体,B为黑色固体,A、B组成元素相同,E为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C会转化成红色固体D,所以D是铜,红色固体A会转化成C,所以A是氧化铁,C是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B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红色固体,B为黑色固体,A、B组成元素相同,E为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C会转化成红色固体D,所以D是铜,红色固体A会转化成C,所以A是氧化铁,C是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B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铜,可以作导线;
(2)B的化学式是:Fe3O4
(3)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反应②是铁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作导线;
(2)Fe3O4
(3)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置换反应.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实验室有很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白磷-防止挥发B.生石灰-防止氧化
C.浓盐酸-防止吸水D.氢氧化钠-防止潮解和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F是最常用的溶剂,G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E的化学式:BCO,ECO2
(2)C在D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3)写出G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4)D→F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
A.NH4ClB.CO(NH22C.Ca(H2PO42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1探究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2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图3探究温度对品红扩散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取4g氧化铜固体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40.5g.请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小政同学在复习盐酸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盐酸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稀盐酸与Ca(OH)2溶液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2)若黑色的X是与其它三种类别不同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CuO.(选写一种物质化学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Ⅰ是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简易装置,其中铜制燃烧匙可以在试管M中上下移动,虚线框中的装置需从图Ⅱ中选取.图Ⅱ中的细铜丝一端绕成螺旋状,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后再迅速地伸到制得的氢气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Ⅰ中,试管M内的液体应选用稀硫酸;
(2)在图Ⅰ的虚线框中,应选用图Ⅱ中的B装置,理由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3)当观察到铜丝表面由黑色变成红色现象时,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4)上述制氢气的方法与锌粒直接加入试管中相比,其主要优点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实验室有如下气体制取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锥形瓶,②水槽;
(2)根据如图装置选择:如果用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加热制O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收集氧气可以选C装置,理由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若在氯酸钾中加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用文字说明其原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