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靠近三通管_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先熄灭,理由是_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不同的两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甲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先褪色(提示:能使蘸有酚酞和石灰水的滤纸条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______(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根据曲线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5)综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为二氧化碳、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下口 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 高 不合理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6% 氧气 水蒸气 一氧化碳
【解析】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靠近三通管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
(2)石灰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若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先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高;
(3)收集1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这一现象可知,假设1不合理;
(4)由图像中的数据可知,燃烧过程中氧气的浓度降低,当氧气的浓度低于16%(80s)时,蜡烛熄灭了,这说明了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的浓度不能低于16%;
(5)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由图像可知,蜡烛熄灭后,装置内还存在着氧气,所以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浄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璧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得到了“易燃空气”。
(1)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_______(填化学式)。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如右图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证明该气体为_______。
实验2:“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易燃空气”体积分数(%) | 90 | 80 | 70 | 50 | 20 | 10 | 5 |
空气体积分数(%) | 10 | 20 | 30 | 50 | 80 | 90 | 95 |
点燃现象 | 安静燃烧 | 安静燃烧 | 弱的爆鸣声 | 强的爆鸣声 | 强的爆鸣声 | 弱的爆鸣声 | 不燃烧 不爆鸣 |
(3)排水法收集“易燃气体”时,当试管集满气体后,用_______将试管移出水槽。
(4)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
(5)工业上可使用“易燃空气”做燃料,点燃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和收集一瓶CO2,已知CO2不与NaHCO3反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 选择A、C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D.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却很难在空气中燃烧,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明同学点燃系在光亮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细铁丝没有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区别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分氧化镁和氧化铜
B. 用蒸馏水来区别氧化钙与碳酸钙
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
、
D. 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选用装置A、E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为_____。
(4)一种洗气装置如图F所示,为了检验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中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
(2)A实验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的占空气的______,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填序号)______。
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
(3)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请计算:
(1)48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208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22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