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要纠正下列错误的操作,不需要再补充仪器的是(  )
A.B.C.D.

分析 A、根据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给烧杯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要改正错误操作,应再补充镊子.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缺少玻璃棒引流,要改正错误操作,应再补充玻璃棒.
C、烧杯不能进行直接加热,应垫上石棉网加热,要改正错误操作,应再补充石棉网.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视线只需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即可,不需要再补充仪器.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写化学式),将生锈的铁钉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
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
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原子的质量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251515
反应后质量/g11未测12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12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物质可以相互反应.A是一种常见的酸,C、D为常见的碱,E的溶液为蓝色.

请回答:
(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AHCl(合理即可),DCa(OH)2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急救B.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C.潜水D.动植物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SO2的排放,减弱SO2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3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O+2SO2+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
(1)在上述反应方程式中的各物质,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氧化钙.
(2)煤燃烧会排放CO2、SO2、CO等,其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是SO2
(3)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充分.
(4)若煤厂一次共加入生石灰7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SO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A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B装置中的固体为催化剂,可用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你在实验室中如何处理放出氧气太快的问题?用B装置的可通过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平缓加入液
(4)若不借助水槽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根据如图的装置,你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可选用装置F,装满水后气体b进a出
(5)C实验集气中要装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6)D实验得出的结论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铝丝浸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可以观察到开始时没有明显变化,过一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对于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上实验事实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
B.当充分反应完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铝和硫酸
C.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用铝制炊具盛装酸性食品
D.该事实说明只有当硫酸过量时,铝和硫酸才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