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铅笔写字 D.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组实验中两支试管均无明显现象,乙组中的现象是:蓝色石蕊试纸变 ,镁带表面有 ,这两组实验说明 .
②丙组实验试管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丙组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填试管编号),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的是 .
a、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
b、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溶液pH的变化:pH变大
c、先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再逐渐加入另一反应物,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
d、取该试管实验后的剩余溶液滴加碳酸钠,无气泡
④为了验证盐酸具有酸的通性,丙组中还需添加的实验是:向稀盐酸中加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是二氧化锰 B、B是过氧化氢 C、C是氧气 D、E是氯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样品中Ca (OH)2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同一种盐酸反应,所得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所取样品的质量 | 20g | 20g | 20g |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 | 80g | 100g | 120g |
生成CO2的质量 | 3.58g | 4.4g | 4.4g |
(1)在第 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
(2)求原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天是实验室开放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桌前,桌上摆有下列仪器:
(1)他们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出仪器的名称,同学们写出的仪器名称如上图所示,其中你认为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B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
C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从实验桌上的仪器中选用一个容量较小的仪器放到漏斗的下端管口处,既解决了液封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酸的用量。
①请把C同学选用的仪器画在图中应该放置的位置(注意在答题纸上完成)。_______
②你认为A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同学改进的装置能解决A、B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
(3)D同学认为经C同学修改后,上述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氧气,此时,广口瓶内应放入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正放在实验台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__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热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紫红色固体
B. 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点燃棉纱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D. 聚乙烯塑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