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琦在家做糖溶于水的如图实验,观察到两个明显现象,并试用分子的观点分别解释.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根据水和蔗糖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其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它们混合溶解时两者的分子会相互扩散渗透.所以溶解后液面会低于原水平线进行解答.
解答:解:(1)糖溶于水,蔗糖分子扩散到水中,分子很小肉眼看不到,所以观察到糖溶解了;
故答案为:糖溶解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2)溶于水的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间的空隙中,体积变小,所以观察到液面比原来降低了.
故答案为:液面比原来降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糖分子溶解到水分子的间隔中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要了解物质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且微粒间有空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
 
,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3)若用G来制取氧气并测得氧气的体积,则氧气的体积约等于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5)用B装置制氧气时,为分离并回收反应残留物中的黑色固体,需对瓶中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时,圆形滤纸的正确折叠顺序是A→B→
 
(填“C”或“D”).

(6)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比约为
 
.(填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氟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如图是周期表中有关氟元素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C、氟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9
D、通常情况下,氟单质为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李想同学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B、电解水能生成H2和O2,二者体积比为2:1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空气的组成,小明用下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小明又设计了如上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提示: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现象相同),其优点是
 
(只需写1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
 
处(填“1”、“2”、“3”或“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可能原因是
 
 
(写出2条).
(3)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小明得到启发,于是他用镁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
1
5
.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蜡烛的两条物理性质:
 

(2)点燃蜡烛(图一),能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
 
.(写出一条)
(3)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二)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环形焦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
 
温度最高.
(4)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三),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图四),观察烧杯壁上有
 
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据此小明得出蜡烛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6)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 种元素的质量比,小华设计了如图五所示的实验.
蜡烛装置Ⅱ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
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
实验步骤如下: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吸收水)、装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上表.请回答:
①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
②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③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④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少
C、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少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