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食品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为“504双吸剂”防腐剂,标签如图所示.作用:防潮、防氧化.双吸剂变质失效后,固体中大部分是灰白色的,少许是红棕色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一包久置的“双吸剂”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变质后,固体成分中有什么物质?颜色有什么变化?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氧化铁粉为红棕色.
【作出猜想】变质后的固体成分中可能含有:Fe、CaO、Fe2O3、Ca(OH)2、CaCO3
【分析猜想】根据“双吸剂”的作用:防潮、防氧化.由此说明“双吸剂”成分中的物质可吸收水和氧气两种物质,从而可防止食品腐败.
【实验探究】三位同学的探究方案如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固体溶解时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色.甲:固体中一定含有CaO和Ca(OH)2
乙: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乙:固体中一定含有铁,一定不含有Fe2O3
丙:将乙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丙: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反思应用】
(1)综合上述探究,请分析甲、乙、丙的实验结论中,不合理的是甲、乙.
(2)采取什么实验方法可以使失效后的红棕色粉末“还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分析 根据双吸剂的作用解答;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热,盐酸能与铁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社会变浑浊,根据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解答即可.

解答 解:根据“双吸剂”的作用:防潮、防氧化,说明双吸剂吸收的是水和氧气,故填:水; 氧气;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含有氧化钙,则会感觉到试管壁发烫,故填:发烫;
加入盐酸,得到浅绿色的溶液,说明含有铁,故填:稀盐酸;Fe;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使酚酞试液变红,故不能说明一定含有氢氧化钙;乙中产生浅绿色溶液,也可能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的,故乙不合理;故填:甲、乙;
 (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E分别是镁片、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铜粉末、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用两个圆圈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在常温下能反应,且A与B反应无现象,A与C反应生成D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周围画出C、D、E,并将物质名称标在圆中;
(2)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3)描述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肥皂水B.不锈钢C.金刚石D.食用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某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MnO2对KClO3的催化过程由三个反应组成.
反应①:2KClO3+2MnO2$\frac{\underline{\;\;△\;\;}}{\;}$2KMnO4+Cl2↑+O2
反应②: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1)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
(2)反应③是K2MnO4和Cl2的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Cl2+K2MnO4$\frac{\underline{\;\;△\;\;}}{\;}$2KCl+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婴儿“尿不湿”的销量大大增加.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1%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浓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C和CO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Na2CO3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②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
③检验第4种反应产物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白色固体中含Na2O.
(3)数据分析:若在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8.8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则最少需要含杂质2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这包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Na2CO3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NaOH.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Ca(OH)2+Na2CO3=2NaOH+Ca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释与结论】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2CO3、Ca(OH)2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CO3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NaCl、NaOH、BaCl2
【迁移应用】下列气体①氢气②氧气③一氧化碳④氯化氢⑤二氧化硫⑥氨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C(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B.④⑤⑥C.④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除杂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
A.用过量的O2除去CO2中的COB.用过量的HC1溶液除去Cu中CuO
C.用过量的NaOH除去CaCl2溶液中HClD.用过量的FeSO4,除去Zn中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水是“生命之源”,根据你对水的认识,请回答:
(1)某物质由H、O两种元素组成,其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2)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简图,若A试管中产生10mL气体,则B试管中产生5mL气体.
(3)永州山川秀美,小玉夏游回来,带回一瓶山泉水,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则该山泉水属于软水(填“硬水”或“软水”).
(4)小芳家里桌上有两杯无色液体,只知是食盐水和蒸馏水,她妈妈采取尝味道的方法就加以区别,小芳认为采取加热蒸发(填“加热蒸发”或“检测pH”)的方法也可以区别.
(5)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请列举一种预防水体污染的具体做法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