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固体溶解时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色. | 甲:固体中一定含有CaO和Ca(OH)2 |
乙: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乙:固体中一定含有铁,一定不含有Fe2O3 |
丙:将乙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 丙: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
分析 根据双吸剂的作用解答;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热,盐酸能与铁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社会变浑浊,根据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解答即可.
解答 解:根据“双吸剂”的作用:防潮、防氧化,说明双吸剂吸收的是水和氧气,故填:水; 氧气;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含有氧化钙,则会感觉到试管壁发烫,故填:发烫;
加入盐酸,得到浅绿色的溶液,说明含有铁,故填:稀盐酸;Fe;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使酚酞试液变红,故不能说明一定含有氢氧化钙;乙中产生浅绿色溶液,也可能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的,故乙不合理;故填:甲、乙;
(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
B. | 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 |
C. |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1% | |
D. | 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序号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① |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浓盐酸 |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
② |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 反应产物一定有C和CO |
③ |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应产物还有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过量的O2除去CO2中的CO | B. | 用过量的HC1溶液除去Cu中CuO | ||
C. | 用过量的NaOH除去CaCl2溶液中HCl | D. | 用过量的FeSO4,除去Zn中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