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中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二的名称是过滤.
(2)固体A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3)通过固体A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但小军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其理由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4)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②B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NaOH.
【进行实验】小明、小军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小明: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小军: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小红: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她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她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猜想③正确
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尽溶液B中的碳酸钠,避免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实验分析】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BD.(填序号).
A.一定有NaOH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分析 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可知: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二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是把液体和不溶性固体分开的一种方法;固体A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通过固体A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但小军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其理由: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NaOH;进行实验中,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猜想③正确;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尽溶液B中的碳酸钠,避免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实验分析中,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一定有Na2CO3、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解答 解:(1)通过实验分析可知: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二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是把液体和不溶性固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故答案为:玻璃棒;过滤;
(2)固体A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答案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3)通过固体A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但小军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其理由: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故答案为: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4)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NaOH;进行实验中,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猜想③正确;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尽溶液B中的碳酸钠,避免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实验分析中,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一定有Na2CO3、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故答案为: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检验并除尽溶液B中的碳酸钠,避免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BD;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澄清石灰水B.冰水C.清新的空气D.沼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从B到C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填离子符号).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BCD.
A. BaCl2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液       D.无色酚酞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根据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为小明同学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写出相关仪器的名称:
a酒精灯b试管d集气瓶e水槽
图2为小红同学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写出相关仪器的名称:
a长颈漏斗b铁架台
(2)指出装置中的部分错误(不要求全部指出):
图1
①酒精灯没有用外焰加热
②铁夹没有夹在试管的中上部,靠近试管口一端
③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图2
①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体内
②导气管伸入试管中太长
③导气管没有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A、B、C、D、E均为氧化物,A和C为组成元素相同液体,D和E的组成也相同,X、Y、Z均为单质.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产物未注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物质化学式:ECO2;  YH2
(2)氧化物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④(填数字序号).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H2O+CH4$\frac{\underline{\;催化剂\;}}{\;}$CO+3H2  ⑤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D、Y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若用其合成C2H5OH(酒精),则反应中D、Y的分子数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钢铁生锈
C.火药爆炸D.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 CO2+nH2O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B.3a=nC.3m=2nD.2b=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N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2
B.2Al: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
C.S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stackrel{+2}{Mg}$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氨水处理废液中的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