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D_____.
(2)请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图示实验是课本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从控制变量法角度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b的不同点是可燃物种类不同,相同点是温度都相同
B. ac的不同点是温度不同,相同点是可燃物种类相同
C. bc的相同点是都有可燃物,但有两个不同点
D. a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燃烧更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钠放入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分析、思考、实验)钠放入溶液中产生的气泡,应该是______;取固体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B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有
和NaOH猜想
:有
和
猜想: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或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滤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硫酸铜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 |
方案二:取滤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 方程式为:______ | 猜想 |
方案三:取滤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 现象为:______ | @@@/ |
(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三不可取,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1回答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采用B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一半小花变红,干燥部分无变化。此现象说明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实验室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于该反应很剧烈,不便于氧气的收集,请你说一种办法来减慢反应速率______
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编号
。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
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
。
已知: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利用图2实验进行收集,请你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充完整
图中“
”表示气体流向
。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A处放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C中放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
使装置内充满氮气。
在B处点燃酒精灯,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熄灭酒精灯;关闭
其目的是______
。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此实验说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顾学生基础实验“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过程)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3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
(2)称取氯化钠: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用镊子移动游码至刻度如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
再用药匙往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当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时,应该____(填字母)至天平平衡,然后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A.增加氯化钠 B.减少氯化钠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3)量取水:先向_______(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内倾倒水,当液面接近刻度时改用__________加水至所需刻度。
(4)溶解、转移:用玻璃棒搅拌至氯化钠完全溶解,再将其移入指定容器,贴上标签。
(实验反思)
(5)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左盘放纸片后再调节天平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
B.将称量完毕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时,不慎将少量氯化钠洒落在桌面上
C.氯化钠粉末不纯
D.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E.用蒸馏水洗涤烧杯,未经干燥即用来配溶液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拓展计算)
(6)列式计算,将所配的50g 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0.9%,需加入水的体积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57 | 4 | 8 | 9 |
反应后质量/g | 21 | 待测 | 8 | 41 |
则反应后B的质量为______;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该反应中A和B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它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它仪器和药品略去)。图中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不相对应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洗净后的试管的放置方法
C.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以下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
为什么用C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