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八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7年上半年长沙市启动“蓝天保卫战”的行动,对空气污染治理加大力度,制定措施,对散煤燃烧、扬尘、机动车污染、工业企业污染、餐厨油烟废气等问题强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三大化石燃料为_____、石油、天然气,其中天然气是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中酒精灯的燃料为酒精,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案,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⑴当测得B中溶液的pH=10时,即可判断原溶液中一定混有_____。
⑵向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时,完成对剩余物质的验证。
⑶完成实验后,将C中物质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除铁锈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食用大量新鲜蔬菜,水果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局属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
甲:气体是CO2;乙:气体是H2;丙:气体是SO2;丁: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同学们都认为甲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_____。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4)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H2。
(讨论)
(5)①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简述原因:_____。
②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局属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因此在管道煤气中会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
B. 一个乙硫醇分子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
C. 乙硫醇是有机化合物
D. 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海口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建设海南自贸区,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为此海南省政府采取了系列相 关措施。
(1)写出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
(2)列举两种适合海南推广使用的新能源: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海口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海南省中考采用网上阅卷,答题时要求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
A. 铅 B. 金刚石 C. 石墨 D.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北部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装入固体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打开活塞④加入液体药品⑤组装 A⑥收集氧气⑦准备好B。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
(2)C图是氧气的__________操作,D图是氧气的___________操作,二者的区别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