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个氢原子:2H | B. | 氧分子:O | C. | 铜离子:CU-2 | D. | 硫酸钠:NaSO4 |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正确;
B、氧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可表示为:O2,故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铜离子可表示为:Cu2+;故错误;
D、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SO4;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蜡蒸汽的密度比氢气小 | B. | 氢气也可以灭火 | ||
C. | 在无氧气环境下氢气无法燃烧 | D. | 瓶内外石蜡蒸汽着火点各不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I: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CaCl2溶液. |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有Na2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
步骤Ⅱ:将步骤I所得溶液静置,然后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 若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含有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用铂丝蘸取该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固体中含有Na+ |
② | 将该固体置于足量蒸馏水中. | 固体全部溶解 | 固体可溶于水 |
③ | 取少量②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数滴无色酚酞试液,并振荡. | 酚酞试液变红 | 溶液为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 |
B. | 凡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C. | 含氧酸能发生氧化反应,无氧酸则不能 | |
D. | 反应中某元素的原子变为阳离子,则该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一定是还原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