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则固体粉末由 (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 .
【答案】(1)CaCO3,Na2CO3;(2)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解析】(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所以可以判断,碳酸钙可能是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也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
(2)根据(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CaCO3、CaO、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x 11.7g
=
x=10.6g
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盛有5g 16%的NaOH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10g 16%的CuSO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
A.产生蓝色沉淀0.98g
B.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C.所得溶液的Na2SO4质量分数大于9.5%
D.所得的Na2SO4溶液质量与原CuSO4溶液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发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 B.不锈钢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酸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室的工业盐酸呈黄色,老师解释说是里面含有氯化铁的缘故.为测定这瓶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小帅做了如下实验:取20g工业盐酸加入到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得出如图1所示的关系.
(1)曲线中B点对应的溶液,其溶质有 .
(2)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大?(结果保留至0.1%)
(3)为测定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小亮提出新思路,如图2.每一步均完全反应,不计测量误差,小亮认为称量所得氯化铁的质量与原20克工业盐酸中所含的氯化铁的质量相等.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小亮作出合理解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1)赤铜(Cu2O)是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一种原料. Cu2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用来制造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42.0g弹壳放在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241.6g.计算:
①弹壳中铜的质量.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