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A、B、C、D、E五种元素,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是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E2+的离子结构与氖原子结构相同.
(1)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E
 

(2)画出E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A与B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元素推断题
分析:根据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则A元素为氢元素;B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可知B是氧原子;C是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因此C元素是氮元素;D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铝元素,因此D为铝元素;E2+的离子结构与氖原子结构相同,说明是E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2,因此质子数是12,即为镁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则A元素为氢元素;B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可知B是氧原子;C是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因此C元素是氮元素;D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铝元素,因此D为铝元素;E2+的离子结构与氖原子结构相同,说明是E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2,因此质子数是12,即为镁元素,因此:
(1)A是氢元素,B是氧元素,C是氮元素,D是铝元素,E是镁元素,故答案为:H;O;N;Al;Mg;
(2)E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即Mg2+的结构示意图为:
(3)氢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有水、过氧化氢,故化学式为:H2O或H2O2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元素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原子结构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以便灵活应用.涉及了空气的成分、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和原子的构成的相关知识,综合性强侧重基础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
(3)在t1℃时,将100g A物质加入到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在升温过程中,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三个铁原子
 
          显+3价的铁元素
 
           硫酸铁
 
   
二个亚铁离子
 
        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在实验室和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
(1)在天然水中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在用久了的水壶中常会集结着一层厚厚的水垢,这主要是由于自来水中含有的少量Ca(HCO32受热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溶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各图所示内容回答:

①在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要使剩余的固体甲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②若图2中的a、b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乙的曲线是
 

③在图3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是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某同学要使小
烧杯内有固体析出时,他向大烧杯的水中可加入下列物质是
 
(填序号).
A.氧化钙      B.干冰        C.浓硫酸      D.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通常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从如图可知的金属物理性质有
 
.(答一点)

(2)每年全球钢铁的产量是很高的,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很大损失.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
 
(答一点).
(3)在活动与探究课上,小明向含有Zn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待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他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Zn、Mg
B.滤纸上一定有Zn,可能有Mg、Cu
C.滤液中一定有ZnSO4,可能有MgSO4、CuSO4
D.滤液中一定有MgSO4,可能有ZnSO4,一定没有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5)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已知:丙是黑色固体,E是最清洁的燃料,丙高温下与乙反应可生成D.(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化学式为
 

(2)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烧开水时,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从瓶中逸出,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  )
A、CO
B、CO2
C、SO2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