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也不变

【答案】B
【解析】A、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不是指氧气的单质,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O元素组成,则C、H元素一定是从酒精中来,所以是正确的;B符合题意;
C、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而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后就形成了混合物,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化,故D错误。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氧化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需要了解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1)侯氏制“碱”中的“碱”
(2)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
(3)生理盐水中的“盐”
(4)2个铵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些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非常复杂,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1)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与泥砂?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需要摄入食盐5 g左右
B.通常的食用醋中含有3%~5%的醋酸
C.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
D.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03%的CO2不可以少,但是其含量达到1%以上对人体有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制造发动机零件。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D.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7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两种不同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简要写出操作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霉变的大米需要煮熟后食用
D.在房间内放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 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___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NaOH;

猜想三:有NaClHCl。

你认为猜想___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

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