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发生装置为B(填字母序号).若反应过于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缓慢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写一种即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进一步研究高锰酸钾的分解产物,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并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使之完全分解,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内容】: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反应后固体剩余物0.2g加
入5mL6%的H2O2溶液
剧烈反应,放热,产
生大量气泡
生成物中的MnO2
催化分解H2O2
2取0.2g Mn O2加入5mL6%
(填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的H2O2溶液
平稳反应,放热,持
续产生气泡
MnO2催化分解
H2O2
3取反应后固体剩余物1.0g,加
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
固体完全溶解,滤纸
上无黑色固体残余物
固体剩余物中无
二氧化锰
【实验分析】:
①完善上表中的填空内容:实验26%,实验3二氧化锰.
②实验2的目的是和实验1进行对比,确定MnO2是否为起催化作用.
③经讨论,实验1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可能是分解后产物中其他物质起催化作用.
【资料】:在43.9℃~377.9℃范围中,KMnO4受热分解时,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a.6KMnO4$\frac{\underline{\;\;△\;\;}}{\;}$2K2MnO4+K2Mn4O8+4O2
b.KMnO4$\frac{\underline{\;\;△\;\;}}{\;}$KMnO2+O2
④取8.0g KMnO4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O2的质量可能为C(填字母序号);
A.0.81g         B.1.08g         C.1.42g         D.1.62g
⑤资料显示,KMnO4在43.9℃~377.9℃范围中的失重率(O2与KMnO4的质量比)为18.0%.结合资料分析,在43.9℃~377.9℃范围中,KMnO4分解反应主要以b(填“a”或“b”)为主.

分析 (1)H2O2溶液和MnO2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
(2)根据实验内容可知,是要检验高锰酸钾分解的产物中是否有MnO2、是否催化分解H2O2,实验2是与实验1对比,确定MnO2是否起催化作用,实验3是分析反应产物中是否有MnO2,从而反映出实验1不严密,也可能是分解后的其他物质起催化作用;
据所给信息:KMnO4受热分解时,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可据方程式分别计算出若发生单一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因为两个反应同时发生,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应在二者之间;
据KMnO4在43.9℃~377.9℃范围中的失重率(O2与KMnO4质量比)为18.0%,结合以上方程式计算失重率,推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

解答 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若反应过于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缓慢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或减小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等;故答案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缓慢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2)①实验2是与实验1对比,确定MnO2是否起催化作用,则所取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相同,实验3取反应后固体剩余物1.0g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固体完全溶解,说明不含MnO2,因为MnO2不溶于水;
②实验2是与实验1作对比,确定MnO2是否起催化作用;
③由实验3可知反应产物中是否有MnO2,从而反映出实验1不严密,也可能是分解后的其他物质起催化作用;
④若发生的是a反应,设8.0gKMnO4,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O2的质量为x,则
6KMnO4$\frac{\underline{\;\;△\;\;}}{\;}$2K2MnO4+K2Mn4O8+4O2
6×158                                            4×32                   
8.0g                                                   x
$\frac{6×158}{4×32}$=$\frac{8.0g}{x}$,x=1.08g,
若发生的是b反应,设8.0gKMnO4,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O2的质量为y,则
 KMnO4$\frac{\underline{\;\;△\;\;}}{\;}$KMnO2+O2
  158                         32
  8.0g                         y
$\frac{158}{32}$=$\frac{8.0g}{y}$,y=1.62g,
因为KMnO4受热分解,会发生以上两个反应,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介于1.08g和1.62g之间,故C选项正确;
⑤由题意可知:KMnO4在43.9℃~377.9℃范围中的失重率(O2与KMnO4质量比)为18.0%,据方程式可知:在a反应中失重率为:$\frac{4×32}{6×158}$≈0.135,b反应中失重率为:$\frac{32}{158}$≈0.201,可以发现,此时的失重率为18.0%,与b的失重率较为接近,故在43.9℃~377.9℃范围中,KMnO4分解反应主要以b为主;
故答案为:①6%;二氧化锰;②和实验1进行对比,确定MnO2是否为起催化作用;③可能是分解后产物中其他物质起催化作用;④C;⑤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题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含量较大,掌握相关知识并能依据题目信息灵活分析解答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A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小花。若 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A. 变红色

B. 变蓝色

C. 变白色

D. 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现有①氧气 ②干冰  ③铜  ④武德合金 等物质,用合适的序号填空: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①;     
(2)用作导线的是③;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②;        
(4)用作保险丝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 pH=12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
电解一定质量的蒸馏水
D.
两份等体积的 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
ACO2(H2O)将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干燥管
BFeCl2(CuCl2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CNa2SO4(Na2CO3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Cu(CuO)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石灰石样品12.5g和94.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少了4.4g.求: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有一种固体混合物质M,其中只可能含有Na2CO3、NaN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①取少量M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然后进行过滤.
②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则M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氯化铜、硫酸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硝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