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其原因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 
猜想三成立
实验二中发生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思与拓展】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的优点是携带安全.

分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这时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果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应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另外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猜想四是不合理的,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
在实验一中,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氢氧化钙,即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的现象时,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猜想三成立;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氨气,因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安全.

解答 解:【猜想与假设】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这时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果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二应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猜想四是不合理的,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证明】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没有产生沉淀,说明没有氢氧化钙,即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的现象时,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猜想三成立;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思与拓展】
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安全;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NaOH和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证明】实验一:猜想二;实验二: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思与拓展】携带安全.

点评 本题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市场上出售的某种营养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能转化成FeCl2,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其方程式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由质量守定律可知,下列各项: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原子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为研究中和反应,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进行了实验.
(1)为确定两种物质是否刚好中和,小刚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小华认为小刚的结论不正确,她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可能是稀硫酸过量.
(2)小华改进了小刚的实验,利用右图的装置,在烧杯中放入NaOH溶液和几滴酚酞试液,逐滴加入稀H2SO4,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看到溶液红色未消失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Na+ SO42- OH-.(填写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肼(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N2和HO2,并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N2H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密封保存B.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可用作燃料D.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B胶头滴管 D烧杯F酒精灯H量筒 G药匙
(2)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I;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A;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G;④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B;
(3)实验操作要规范化.下列加热操作中,错误的是ABC.(填序号)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内焰直接集中加热;
B.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为了防止试管炸裂,试管内液体应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直立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混合物中肯定是由以下FeO  Fe2O3 CaCO3三种物质构成,而且其中Fe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质量分数可以是(  )
A.14%B.24%C.34%D.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从C、H、O、N、S这5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答案有多种的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
空气中含量第
二的单质
2个硫酸
根离子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最简单的
有机物
(1)O2(2)2SO42-(3)H2O(4)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Na2CO3+CuSO4=CuCO3↓+Na2SO4(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酸(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适量的稀盐酸(硝酸、硫酸),无气泡产生.蓝色固体澄清石灰水无水CuSO4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一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C、B(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中的现象为白色固体变蓝.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D,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写出A B、C 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CD段:CuCO3$\frac{\underline{\;\;△\;\;}}{\;}$CuO+CO2↑;
(7)通过计算可得:a:b=2:1.
(8)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固体的质量/g温度/℃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uO$\frac{\underline{\;\;△\;\;}}{\;}$2Cu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