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下图中的仪器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取用高锰酸钾时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证明气体是否收集满,应采取的操作是                 

 

【答案】

(1)B;     D; 2KMnO4K2MnO4+MnO2+O2↑;(2)CaCO3+2HCl═CaCl2+H2O+CO2↑;    E;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解析】

试题分析:(1)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制气的反应,所以应选的发生装置是D,其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不可以采用排水法及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应选择E装置收集,要证明已经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通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B装置中仪器的名称:甲
 
,乙
 

(2)在B装置导管处装上橡胶管,并用止水夹夹上后,从甲向乙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3)如果实验室用A、E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A装置的试管口应添加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时应
 

(4)已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氨气也有还原性.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CO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
 
组合(填序号).
(二)性质探究
该小组成员用注射器抽取实验(一)中生成的未经干燥的氨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并验证其产物.(夹持装置未画出)
精英家教网
③有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果的准确性,他认为还应该在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于是他选择了下图中的
 
(填“甲”或“乙”).(碱石灰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
精英家教网
④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单质.请写出NH3与Cu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问题讨论
⑤有同学认为:NH3与Cu0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也可能是Cu20.已知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时,能生成CuS04和Cu和水.写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0.
 

⑥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又有同学提出:Cu20与Cu0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又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g Cu(OH)2固体,加热到80℃C一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l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根据该实验,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为:
 
在高温下更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省略了夹持装置)做如下实验:
研究课题:探究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吸收剂;无水硫酸铜可作为吸水剂,且吸水后显蓝色.
提出猜想:制保鲜袋的材料可能是由“碳、氢、氧”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①按图示连接好仪器,将止水夹夹在F后的橡胶管处,B中注入适量水,当向A中缓缓注入少量水时,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为X
G处液柱上升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止水夹外将仪器按原样组装.
③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④给装置C加热,直至保鲜袋碎片完全燃烧.
⑤停止加热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⑥分别对D、E进行第二次称重.
实验分析:
(1)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该套装置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酒精灯

(2)实验步骤①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G处液柱上升

(3)设置F处的干燥管的目的是
防止装置外空气中的CO2和H2O被E吸收,影响实验
.B处的浓硫酸起的作用是
干燥氧气或除去水蒸气
,如果没有B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使氢元素质量偏大或使水的质量偏大

(4)在加热装置C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停止加热后继续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驱赶至D、E装置中被完全吸收

(5)第一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82.0g、85.0g;第二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83.8g、89.4g;则样品完全燃烧后产生水的质量为
1.8
g.
实验结论:
(6)该样品的组成元素一定是
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提纯NaCl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序号)
CBA
CBA


(2)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BD
BD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蒸发时,看到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
     D.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
ABCF
ABCF

     A.量筒  B.天平  C.烧杯  D.漏斗  E.蒸发皿  F.玻璃棒  G.酒精灯
(4)小明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g,主要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DGCA
DGCA

    A.装瓶贴标签
    B.称量5.0g的氯化钠固体,将称量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
    C.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D.称量2.5g的氯化钠固体,将称量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
    E.用50mL量筒量取45.0mL的水,注入烧杯内
    F.用100mL量筒量取50.0mL的水,注入烧杯内
    G.用50mL量筒量取47.5mL的水,注入烧杯内
[实验二]溶解和结晶KNO3
请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以l g/mL计):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取20mL水,加入5gKNO3,搅拌,恢复至20℃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入Xg KNO3,搅拌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再加入5g KNO3,搅拌 得溶液③
加热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却到20℃ 晶体析出,母液⑤

(5)③中溶液的质量为
26.32g
26.32g
;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序号)
②③⑤
②③⑤

(6)析出晶体的质量为(填序号)
A
A

    A.5g    B.X+5g    C.X+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11分)请你根据下图提供的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a和b的仪器名称:a          、 b           
(2)根据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该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写名称)。
(3)图B实验观察到发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4)C实验装置充满氧气集气瓶预先装少量水,其作用是                          
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1分)请你根据下图提供的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a和b的仪器名称:a           、 b           

(2)根据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该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写名称)。

(3)图B实验观察到发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4)C实验装置充满氧气集气瓶预先装少量水,其作用是                          

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