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面包膨松剂是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小组为验证该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铵并测量其含量,查阅资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资料】
①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②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氨水.
【操作】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得反应前所加膨松剂样品质量为m1g,先关闭k2,打开k1并加热,一段时间后改关闭k1打开k2并直至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后侧A重试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2
试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检验膨松剂中有碳酸氢铵依据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
(2)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没有C装置,可能对实验造成影响酚酞试液不变色,影响对氨气的检验.
(3)如何判断样品已反应完全B中不产生气泡时,说明已经完全反应.
(4)样品中碳酸氢铵质量分数$\frac{10600m_{1}-16800m_{2}}{106m_{1}}$%.
(5)反应结束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正确实验操作是先关闭k1、k2,后熄灭酒精灯.

分析 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铵质量分数;
为了防止液体倒流入试管时炸裂试管,反应结束后应该先关闭k1、k2,后熄灭酒精灯.

解答 解:(1)检验膨松剂中有碳酸氢铵依据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进一步说明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铵.
故填:酚酞试液变红色.
(2)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没有C装置,二氧化碳和氨气同时进入D中,可能导致酚酞试液不变色,影响对氨气的检验.
故填:吸收二氧化碳;酚酞试液不变色,影响对氨气的检验.
(3)判断样品已反应完全的实验现象是:B中不产生气泡.
故填:B中不产生气泡时,说明已经完全反应.
(4)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68                106
     x                  m2g
$\frac{168}{x}$=$\frac{106}{m_{2}g}$,
x=$\frac{168}{106}$m2g,
样品中碳酸氢铵质量为:m1g-$\frac{168}{106}$m2g=$\frac{106m_{1}-168m_{2}}{106}$g,
样品中碳酸氢铵质量分数为:$\frac{106m_{1}-168m_{2}}{106m_{1}}$×100%=$\frac{10600m_{1}-16800m_{2}}{106m_{1}}$%,
故填:$\frac{10600m_{1}-16800m_{2}}{106m_{1}}$%.
(5)反应结束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正确实验操作是先关闭k1、k2,后熄灭酒精灯.
故填:先关闭k1、k2,后熄灭酒精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变化中加入‘能、会、易、可以、容易、具有’等就变成性质.例如铁丝弯曲是物理变化.铁丝能弯曲是物理性质.钢铁生锈是化学变化,钢铁容易生锈是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通常有色、气、味、溶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填“原子”或“分子”)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C(或CO)(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为消灭埃博拉病毒,医务人员常进行喷洒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下列对于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B.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D.过氧乙酸属于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结合如图,下列有关金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276B.原子序数为118
C.中子数为79D.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准备做制取气体的实验.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小雨同学打算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其发生装置应选A.(填字母标号,下同),若收集的氧气用于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能选择上述所有装置的依据是AD(填字母);
A.属于固体加热型的反应         B.属于固液不加热型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2)小丽想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干燥的CO2,装置中接口字母的连接顺序为b→f→g→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A、B;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C(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B.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7.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3)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③(填序号).
①质子数②电子数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