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图A仪器的名称是烧杯,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氮气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答案合理即可).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分析 (1)熟悉常用仪器的图形和用途,镁燃烧消耗瓶内气体生成固体物质,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据此分析回答;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而氮气占78%,如果镁燃烧只消耗氧气时,气体减少原体积的21%;而气体减少达70%时,大部分气体被消耗,说明减少的气体已不完全为氧气了,还应消耗了占空气78%的部分氮气;根据氮气和镁在点燃条件下能生成氮化镁.

解答 解:(1)镁条燃烧时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镁,致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瓶中;
(2)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瓶内气体只能减少原体积的21%,所以进入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实验中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达70%,说明反应消耗空气的体积为70%,因此已不是仅消耗氧气了,还应消耗部分氮气;氮气可能是和镁反应也可能是氮气与集气瓶内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氮气和镁在点燃条件下能生成氮化镁;
故答案为:(1)烧杯;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2)21%,氮气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答案合理即可),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点评 根据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认识,利用镁的性质及题中资料信息,分析导致实验中所出现现象的可能性,考查获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周期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第3周期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2
17 Cl

35.45
18 Ar

39.95
(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氟元素(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2)写出由12、17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MgCl2
(3)请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14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B(选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D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氯酸钾B.海水C.氢气D.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C.二甲醚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D.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B.+5C.+3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药品
B.
闻气体气味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明和小红发现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红猜想是氧气.
(1)假如小明的猜想正确,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2)假设小红的猜想正确,请你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要求同上)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什么?(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b手摸烧杯壁有发烫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为化学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二(填“一”或“二”)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