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装置的气密性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时首先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以下装置操作图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B.
C.D.

分析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1、空气热胀冷缩法   2、注水法   3、抽气或压气法

解答 解:A、用手握住试管使试管内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如果气密性好就可以在烧杯中看到有气泡冒出.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没有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不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故B选项符合题意;
C、注射器往时推使瓶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若气密性好可以看到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时加水,若气密性好可以看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会下降.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有很多种,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需要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多总结,多思考,等同学们见的这类题目多了,自然做起来就很轻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gB.$\frac{1}{12}$
C.12D.$\frac{1.993×1{0}^{-26}Kg}{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向污染宣战”.对下列行为引发环境污染进行分类,能更好地防治污染.据此,请你判断并用序号回答:
①汽车排放尾气;   ②家庭洗涤剂的排放;    ③水中蓝、绿藻类狂涨;
④公共场所吸烟;   ⑤夏天城市露天烧烤;    ⑥海洋钻探石油泄漏
(1)主要引发空气污染的是①④⑤;在工农业或生活中,请你举出既能引发空气污染,又能引发水污染的一个例子农业上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
(2)春耕地之前,为了便于整地播种,农民将田地中的杂草进行点燃,又叫烧荒,这样会引发空气中PM2.5增多,为防止空气污染,在不点燃的条件下,又要将这些杂草变成农作物的养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是进行耕地,将杂草翻入较深土层下腐烂沤制成农家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现代生活中金属腐蚀生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浪费,每年都会形成巨额的经济损失.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喷漆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涂油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4年2月7日,索契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在回顾俄罗斯过去到未来的绚丽“梦境“中拉开了帷幕. 冬季奥运会需要大量材料.请回答:

(1)图1应用中使用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是ABC(填序号);2014 年索契冬奥会的火炬,制造火炬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请解释:“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却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常温下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2)冬奥会火种采集工作已于2013年9月29日在希腊奥林匹亚进行.火炬外形像神话传说中的火鸟.采集圣火,在太阳光下将火炬燃料喷口伸向凹面镜焦点位置,打开阀门,点燃火炬.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采用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发出亮黄色火焰,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frac{\underline{\;点燃\;}}{\;}$4H2O+3CO2
(3)冬奥运会对能量的需求很大.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天然气、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 俄罗斯人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在街头发现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见图2,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溶液的pH
B.为防止液体滴加到容器外,胶头滴管应伸入容器内
C.将浓硫酸倒入水中,稀释浓硫酸
D.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托盘上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为减轻痛痒可以在皮肤上涂一些浓氯化钠溶液
B.香烟烟气中的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C.稀盐酸、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自行车的车架表面喷涂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探究“酸和碱之间中和反应”,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洋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小马虎在探究实验中,将一滴管稀盐酸瞬间一次性滴入烧杯中,他发现溶液立即由红色变成无色,于是他得出“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2)老师给予小马虎的评定是结论不准确,请你帮小马虎分析老师的理由是稀盐酸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也会变成无色;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马虎实验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题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锻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2)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外溅;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猜想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的
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猜想不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理由是因为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它们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说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拓展】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室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至不再产生沉淀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综上则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