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年1月6日16时30分左右,宿州市皖北药业公司实验车间发生三光气泄漏事故,部分工人吸入气体后陆续发生不良反应.三光气又称固体气,化学名称为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化学式为C3Cl6O3,试计算:
(1)三光气中碳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克三光气中含碳元素18g.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3)利用C元素的质量分数列等式来解答.
解答:解:
(1)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其化学式为C3Cl6O3,其中碳元素、氯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3):(35.5×6):(16×3)=12:71:16.
(3)设X克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中含18克C元素,则X×
12×3
12×3+35.5×6+16×3
×100%═18g,解得X═148.5克,
故答案为:
(1)12:71:16;(2)148.5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电子消毒橱中的臭氧发生器能将空气中的O2转化成O3,这种变化属于(  )
A、置换反应B、物理变化
C、复分解反应D、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美国化学家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是Na2MoO4,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价B、+5价
C、+6价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B、C三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单质,A、C都是氧化物,C是一种黑色固体物质,且反应②发生时可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请回答:

(1)写出C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为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溶液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下面两个说法请同学们判断:
说法1:溶液有“均一、稳定”的特性,因而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说法2: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小明认为:说法1错误,请帮他写出理由:
 
请你举一反例说明说法2也是错误的;你的反例是
 
溶液不是无色的.
在得出正确的认识后,老师建议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对同为无色溶液的“稀盐酸、食盐水”进行研究.
(1)研究一:溶液组成分析
①从物质类别上看:稀盐酸、食盐水均属于
 

②从溶液组成上看:它们
 
不同.
(2)研究二:溶液质量分析
①20℃,向100克水中加入1g食盐,充分搅拌,则溶液质量为
 
g.
②20℃,向100克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g食盐,充分搅拌,则溶液质量为
 
g.
③20℃,向100克饱和食盐水中加入0.1g氯化钾,充分搅拌,则溶液质量为
 
g.
(3)研究三:溶解度分析
①实验目的:降低稀盐酸中溶质的含量.你的操作方法是:
 

②关于CO2气体收集方法的讨论如图:
甲同学认为用A装置不能收集到CO2气体,他的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用A装置能收集到CO2气体,他的理由是
 

丙同学认为可改为B装置收集CO2气体,“植物油层”所起到的作用是
 

(4)研究四:物质鉴别
实验目的:鉴别同为无色溶液的 稀盐酸 和 氯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酒精灯、玻璃棒、火柴.
请简述采用上述器材进行鉴别的可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变为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加水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在实验室中需要3.2克氧气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如果他使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那么他最少取用多少克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②
 

(2)实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A--E中选择),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查阅资料】装置H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与CO2反应.因为制得的CO2中常含有少量的HCl、H2O,现要求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装置中导管口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怎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Cu(Fe)
 

(2)FeSO4(CuSO4
 

(3)CaCl2(CaCO3
 

(4)H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