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
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食品腐烂D.花香四溢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挥发、冰雪融化、花香四溢都属于物理变化;食品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解:A、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品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花香四溢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如图甲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发生的现象:
①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白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②活塞先向右后向左移动,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4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氧气而生成了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
Ⅱ.此实验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除尽氧气.
②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木炭燃烧消耗氧气.
Ⅰ.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Ⅱ.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娟同学在学习“蜡烛燃烧”的实验后,感觉化学真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一个小小的蜡烛可以做出这么多意想不到的实验,于是组成学习兴趣小组继续展开对蜡烛的研究.
实验一:如图所示:
(1)实验时,点燃蜡烛,缓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可以观察到集气瓶中①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请写出集气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Ca(OH)2+CO2═CaCO3↓+H2O
实验二:同学们整理燃烧实验现象时发现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氢气、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假设】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a.可燃物的状态  b.氧气的浓度  c.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沸点的相对大小
【查阅资料】
 物质名称物质状态 沸点/℃ 燃烧时温度/℃ 是否产生火焰
 氢气 气-259 约2750 是
 一氧化碳 气-190 约2500 是
 木炭 气 4827 约1200 否
 石蜡 固 300 约600
 铁 固 2750 约1800 否
 钠 固 883 约1400
【得出结论】
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c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假设b不合理,假设c合理.
【反思交流】
(1)“查阅资料”表格中的横线应填是
(2)小娟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当木炭与氧气接触充分时,会发生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当木炭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时,会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很强毒性.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
 ①有以上资料可以得知: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
②有同学联想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
项目
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2%(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注意:若答对下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①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更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②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容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若干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部分仪器的名称:③试管;⑤酒精灯.
(2)组装一组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①③④⑤⑥⑧(填编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如果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
(2)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核电荷数依次递增或质子数依次递增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根据此规律,可知图中x=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茶是故乡浓“,梧州六堡茶是与普洱茶齐名的黑茶名品.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大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
A O2(H2O)浓硫酸
B NaCl(NaOH) 稀硫酸
C KCl(K2CO3 稀盐酸
D HCl(H2SO4 氯化钡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B.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离子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可以变成原子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